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艺文类聚

作者: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4 00:30

目录

卷八·山部下、水部上

总载水


  易说卦曰:坎为水,润万物者,莫润於水。

  《尚书》曰: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

  《穀梁传》曰:水北为阳,水南为阴。

  《左传》:汙潦之水,可荐於鬼神,可羞於王公。

  《左传》曰:共工氏以水纪官,故为水师而水名。

  说文,浦,水滨也。

  《礼记》曰:水曰清涤。

  又曰:今夫水一勺之多,及其不测,鼋鼍鲛龙鱼鳖生焉,货财殖焉。

  《毛诗》曰:杨之水,不流束薪。

  《穆天子传》曰:天子饮于溽水之上。

  《尚书大传》曰: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,非水无以通道任重也。

  《韩诗外传》曰:夫水者缘理而行,不遗小,似有智者,重而下,似有礼者,蹈深不疑,似有勇者,鄣防而清,似知命者,历险致远,似有德者,天地以成,群物以生,国家以宁,万事以平,此智者所以乐於水也。

  又曰:夏不数浴,非爱水也,冬不数炀,非爱火也。

  《论语》曰:智者乐水。

  又曰:子在川上,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
  《老子》曰: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於道。

  《文子》曰:混混之水浊,可以濯吾足,青青之水清,可以濯吾缨,事具离骚,云沧浪之水。又曰:水之性欲清,沙石秽之,人之性欲平,嗜欲害之。

  《晏子》曰:景公问廉政何如,对曰:其行。水也,美哉水乎,其浊无不涂,其清无不洒。

  《墨子》曰:古语曰:君子不镜於水而镜於人,镜於水见面之容,镜於人则知吉凶。

  《尸子》曰:凡水,其方折者有玉,其圆折者有珠,清水有黄金,淮南子亦云,事具珠玉部。

  《孟子》曰:观於海者难为水,游於圣人之门者难为言。

  又曰:性犹湍水也,决诸东方则东流,决诸西方则西流,人性之无分於善恶也,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。

  《庄子》曰:水静则明,浊则混,水静犹明,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。

  又曰: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,涘涯之间,不辨牛马,於是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在己。

  又曰:夫水,积也不厚,则负其大舟也无力。

  《淮南子》曰:往古之时,九州裂,水浩漾而不息,於是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,事具帝王部。

  又曰:土地各以类生人,是故清水音小,浊水音大,湍水人轻,迟水人重。

  《山海经》曰:剡山有兽焉,名曰合窳,见则天下大水,其上有水焉,甚寒而清,帝台之浆水也。

  《玄中记》曰:天下之多者水焉,浮天载地,高下无不至,万物无不润。

  《博物志》曰:有八流水出名山,渭出鸟鼠,漾出嶓冢,洛出熊耳,颍出少室,汝出燕泉,泗出陪尾,淄出月台,沂出太山。

  永嘉郡记曰:有柘林水,出建安吴兴县。有梧桐水,有两源,一出松阳。有桃支水,出东阳长山县。

  湘中记曰:湘水至清,虽深五六丈,见底了了,石子如樗蒲矢,五色鲜明,白沙如霜雪,赤岸如朝霞。

  《抱朴子》曰:左慈以气禁水,水为逆流一二丈,禁水著中庭露之,大寒不冰。

  《华阳国志》曰:朱仓,少受学於蜀郡,豆屑饮水以讽诵,同业等怜其贫,给米肉,终不受。

  《搜神记》曰:汉末,零陵太守有女,悦门下书佐,使婢取盥手水饮之而有娠,既而生子,至能行,太守抱儿,使求其父,儿直上书佐膝,书佐推之,儿仆地为水。

  车颍秦书曰:王猛攻邺,慕容评距猛,而恒卖水与军人,众思为乱,猛因得破之。

  《续述征记》曰:梁邹城西,有笼水,云齐孝妇诚感神明,涌泉发於室内,潜以绩笼覆之,由是无负汲之劳,及家人疑之,时其出而搜其室,试发此笼,而泉遂濆涌,流漂居宇,故名曰笼水。

上一页:交广诸山

下一页:海水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