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十一·人部十五
赠答
[注]赠答
《毛诗》曰:无言不詶。
又,周公乃为诗以贻王,名之曰鸱鸮焉。
又,吉甫作颂,其诗孔硕,其风肆好,以赠申伯。
《晏子》曰:曾子将行,晏子送之曰:君子赠人以轩,不如赠人以言。
《史记》曰:孔子適周,见老子,辞去,老子送之曰: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,仁者送人以言,吾窃仁者之号,请送子以言。
《孙卿子》曰:赠人以言,重於金石珠玉,劝人以言,美於黼黻文章,听人以言,乐於锺鼓琴瑟。
《庄子》曰: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,远则必忠之以言。
《韩子》曰:郑人有遗燕相书者,夜书,火不明,因谓持烛者曰 :举烛,而过书举烛,非书意也,燕相国受书而悦之曰:举烛者,高明也,举贤任之,司[注]《太平御览》八百七十作国。以治。
《穆天子传》曰:穆王飨西王母于瑶池之上,上赋诗往来,辞义可观。
《汉书》曰:古者诸侯卿大夫,交接邻国,以微言相感,常揖让之时,必称诗以喻其志。
又曰:陈遵为河南太守,既至官,常遣从使西,召善书吏十人於前,治私书,谢京师亲故,遵凭几,占书数百封,亲疏各有意。
《文士传》曰:桓驎伯父乌[注]《太平御览》三百八十五作焉,此讹。官至太尉,驎年十二,在座,焉告客曰:吾此弟子,知有异才,殊能作诗赋,各[注]据御览。当作客。乃为诗曰:甘罗十二,杨乌九龄,昔有二子,今则桓生,驎即应声答曰:邈矣甘罗,超等绝伦,伊彼杨乌,命世称贤,嗟予憃弱,殊才伟年,仰惭二子,俯媿过言。
汉杂事曰:高彪谒马融,辞疾不见,彪覆刺与书曰:闻高风为日久矣,故不待介者,造君子之门,冀一见龙光,叙腹心之原,不图辞之以疾,昔者周公兄父文武,九命作伯,以君华夏,犹握沐吐餐,以接白屋之士,天下归德,历载邈矣,今君不能相见,宜哉,融省书大惭,遣人辞谢追请,径去不还。
先贤行状曰:杜安入太学 ,时号曰神童,时贵戚慕安高行,多有与书者,不辄发,以虑後患,常凿壁藏书,当时皆嘉其虑远。
《会稽典录》曰:陈业少特操,沛国桓俨,当世英俊,避地会稽,闻业高节,欲与相见,终不获,後俨浮海南入交州,临去,遗书与业曰:不因行李 ,以系阴山白楼,曰:从容养高,动静履直,季世多艰,爰適乐土,闻高风饥渴语言,知乃深隐邈然,终时求仁,斯得勤而无憾,齐踪古贤,何其优哉。
《蜀志》曰:马良使吴,良谓诸葛亮曰:今衔国命,协睦二家,幸为良介於孙将军,亮曰:君试自为文,良即为草曰:寡君遣掾马良,通聘继好,以绍昆吾豕韦之勋,其人吉士,荆楚之令,鲜於造次之华,而有克终之美,原降心有纳,以慰将命,权大悦之。
文章叙录曰:杜挚与毌丘俭乡里相亲,故为诗与俭,求仙人药一丸,欲以感切俭,求助也。
荀氏家传曰:荀勖,蜀平之後,遣使通吴,司马文王,用公所作书与孙皓,皓报命和亲,王谓公曰:君前作书,使吴思顺,胜十万之众也。
《楚辞》曰:结微情以陈词兮,矫以遗夫美人。
【诗】後汉蔡邕答对元式诗曰:伊余有行,爰戾兹邦,先进博学,同类率从,济济群彦,如云如龙,君子博文,贻我德音,辞之集矣,穆如清风。
又答卜元嗣诗曰:斌斌硕人,贻我以文,辱此休辞,非余所希,敢不酬答,赋诵以归。
魏王粲赠蔡子笃诗曰:悠悠世路,乱离多阻,济岱江衡,邈焉异处,风流云散,一别如雨。
魏徐幹答刘桢诗曰:与子别无几,所经未一旬,我思一何笃,其愁如三春,虽路在咫尺,难涉如九关,陶陶朱夏别,草木昌且繁。
魏应瑒报赵淑丽诗曰:朝云不归,久结成阴,离群犹宿,永思长吟,有鸟孤栖,哀鸣北林,嗟我怀矣,感物伤心。
魏繁钦赠梅公明诗曰:瞻我北园,有条者桑,遘此春景,既茂且长,氤氲吐叶,柔润有光,黄条蔓衍,青鸟来翔,日月其迈,时不可忘,公子瞻旃,勋名乃彰。
魏程晓赠傅休弈诗曰:茕茕独夫,寂寂静处,酒不盈觞,肴不掩俎,厥客伊何,许由巢父,厥醴伊何,玄酒瓠脯。
又赠傅休弈诗曰:三光飞景,玉衡代迈,龙集甲子,四时成岁,权舆授代,徐陈荡秽,元服初嘉 ,万福咸会,赫赫应门,严严朱阙,群后伤伤,[注]明本作堂扬扬。庭燎晳晳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