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四·樂部四
笛
《風俗通》曰:笛,武帝時丘仲所作也,笛,滌也,所以滌邪穢,納之雅正也,長尺四寸,七孔,後有羌笛,見馬融賦。
傅子曰:列和善吹笛,吳姬之聲,無以加也。
伏滔蔡邕長笛賦序曰:余同僚桓子野,有故長笛賦,[注]世說輕詆篇注 ,北堂書鈔一百十一賦字無 。傳之耆艾,雲蔡邕之所作也,初邕避難江南,宿於柯亭,柯亭之館,以竹爲椽 ,仰而眄之曰 :良竹也,取以爲笛,奇聲獨絕,歷代傳之。
《廣雅》曰:籥謂之笛,有七孔。
《魏略》曰:遊楚好音樂,畜笛者,每待[注]前琵琶篇引三輔決錄作將。以自隨。
《世說》曰:王子猷聞桓子野善笛而不識 ,遇桓於岸上過,舡中客有識之者,雲此是桓野王,使令人與相問,聞君善吹,試爲我一奏,桓爾時已貴顯,素聞王名,即便回,下車,踞胡床,爲作三調,弄畢便去,客主竟不交言。
《俗說》曰:宋禕是石崇妓綠珠弟子,有國色,善吹笛,後在晉明帝宮,帝疾患危篤,群臣進諫,請出宋禕,時朝賢悉見,帝曰:卿諸人誰欲得者 ,衆人無言,阮遙集時爲吏部尚書,對曰:原以賜臣,即與之。
又曰:謝仁祖妾阿妃,有國色,甚善吹笛,謝死,阿妃誓不嫁,郗曇時爲北中郎,設權計,遂得阿妃爲妾,阿妃終身不與曇言。
段龜龍《涼州記》曰:呂纂時,胡人發張駿塚,得玉笛。
《續搜神記》曰:合肥口有一大白舡,覆在水中,雲是曹公白舡,嘗有漁人夜宿,以舡系之,聞箏笛弦節之音,漁人夢人驅遣,雲勿近官妓,此人驚,即移去,相傳雲,曹公載妓舡覆於此,猶存焉。
《幽明錄》曰:永嘉中,太山民巢氏,先爲相縣令,居在晉陵,家婢采薪,忽有一人追隨婢還家 ,不使人見 ,與婢宴飲,輒吹笛而歌,歌雲,閑夜寂已清,長笛亮且鳴,若欲知我者,姓郭字長生。
【賦】楚宋玉笛賦曰:余嘗觀於衡山之陽,見奇筱異幹,罕節簡枝之叢生也,其處旁塘千仞,絕谿陵阜,隆崛萬丈,磐石雙起,丹水湧其左,醴泉流其右,師曠將爲陽春北鄭白雪之曲,取其雄焉,宋意將送荊卿於易水之上,得其雌焉,於是天旋少陰,白日西靡,命嚴春,使午子,延長鵄,奮玉手,摛朱唇,曜皓齒,赬顔臻,玉貌起,吟清商,起流徵。
後漢馬融長笛賦曰:融既博覽典雅,精該術數。又性好音律,能鼓琴吹笛,爲督郵,無留事,獨臥郿縣平陽鄔中,有雒客舍逆旅,吹笛,融去京師逾年,暫聞甚悲樂之,作長笛賦,其辭曰:惟籦籠之奇生兮,于終南之陰崖,讬九成之孤岑,臨萬仞之石溪,是以間介無蹊,人迹罕到 ,猿蜼晝吟,鼯鼠夜叫,於是放臣逐子,棄妾離友,攢乎下風,收精注耳,夔襄比律,子野協呂,十二畢具 ,黃鍾爲主,詳觀夫曲胤之繁會叢雜,何其富也,紛葩爛熳,誠可喜也,波散廣衍,實可異也,律呂既和,哀聲五降,曲終闋盡,餘弦更興,繁手累發,密擳疊董,[注]文選十八作重。上擬法於韶箾南籥 ,中取度於白雪淥水,下採制於延露巴人,于時也,綿駒吞聲,伯牙毀弦,瓠巴聑下挾反。柱,磬襄弛懸,近世雙笛從羌起,羌人伐竹未及已,龍鳴水中不見已,截竹吹之聲相似,易京君明識音律,故本四孔加以一,君明所加孔後出,是謂商聲五音畢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