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十八·禮部上
郊丘
《爾雅》曰:祭天曰燔柴,祭地曰瘞埋。
《廣雅》曰:圓丘太壇祭天,方澤太折祭地。
《周書》曰:乃兆乎南郊,以祀上帝,配後稷農皇[注]按前祭祀篇引作星。先王與食。
《周官》曰:大宗伯掌天神之禮,以禋祀祀昊天上帝,以實柴祀日月星辰,以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。
又曰:蒼璧禮天,黃琮禮地。
又曰:四圭有邸,以祀天,旅上帝,兩圭有邸,以祀地,旅四望,大司樂奏黃鍾,歌大呂,舞雲門,以祀天神,謂五帝及天(周禮注天字無)日月星辰之 ,(周禮注作也)王者各以夏正月祀其受命之帝於南郊也。奏太蔟,歌應鍾,舞咸池,以祭地祇於北郊 ,謂地神及社稷也,[注]按本句亦周禮注文,當作夾註 。又曰:凡樂 ,圜鍾爲宮,黃鍾爲角,太蔟爲徵,姑洗爲羽,雷鼓雷鼗,孤竹之管,雲和之琴瑟,雲門之舞,冬日至,於地上之圓丘奏之,若樂六變,天神皆降,可得而禮矣 ,凡樂函鍾爲宮,太蔟爲角,姑洗爲徵,南呂爲羽,靈鼓靈鼗,孫竹之管,空桑之琴瑟,咸池之舞,夏日至,於澤中之方丘奏之,若樂八變,則地祇皆出,可得而禮矣。
《禮記》曰:郊之祭,迎長日之至,大報天而主日也,兆於南郊,就陽位也,掃地而祭,於其質也,器用陶匏,以象天地之性也,於郊故謂之郊。
又曰:祭帝於郊,所以定天位也。
又曰:成王封周公於魯,命魯公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,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輅,戴弧韣,旂十有二旒,日月之章,祀帝於郊,配以後稷,天子之禮也。
《毛詩》曰:昊天有成命,郊祀天地也。
公羊傳曰:祭者,薦其時也,薦其義也,非享味也。
又曰:山川有能潤乎百里者,天子秩而祭之,《漢書》曰:成帝初即位 ,丞相禦史大夫桓譚奏言,帝王之事,莫大於承天之序 ,承天之序,莫重於郊祀,故聖王盡心極慮,以建其制,祭天於南郊,就陽之義,瘞地於北郊,則陰之象也。
又曰:高帝入關,問秦祀何帝,曰白青黃赤四帝,上曰:天有五帝而四何,莫知其說,上曰:五待我,爲立黑帝,祀曰黑畤。
《漢舊儀》曰:漢法,三歲一祭於雲陽宮甘泉壇,以冬至日祭天,天神下,三歲一祭地於河東汾陰後土宮,以夏至日祭地,地神出,祭五帝於雍畤。
又曰:祭天用六采綺席,六重 ,上一丈,中一幅四周緣之,玉幾玉飾器。
又曰:桓[注]《太平禦覽》五百二十七作皇,下同。帝祭天 ,居玄雲[注]禦覽作雲陽。宮,齋百日 ,上甘泉通天台,高三十丈,以候天神之下,見如流火,舞女童三百人,皆年八歲,天神下壇所,舉烽火,桓帝就竹宮中,不至壇所,甘泉台去長安三百里,望見長安成 ,[注]禦覽作城。帝[注]禦覽帝上有黃字。已來所祭天之圓丘也。
又曰:祭地河東汾陰後土宮,宮曲入河,古之祭地澤中方丘也,禮儀如祭天。
《五經通義》曰:王者所祭天地何 ,王者父事天,母事地,故以子道也,祭日以丁與辛何,丁者,反覆自丁甯也,辛者,自克辛也。
《後漢書》曰:靈帝建寧二年 ,迎氣黃郊,遂於洛水西橋,逢暴風雨,導從鹵部車或發蓋,百官霑濡,還不至郊。
賀循上郊壇制度曰:漢舊儀 ,南郊圓壇八陛,於宮南七裏,北郊方壇四陛,於城北四裏,依漢故事,柴於壇二十步,高二丈,大二丈。
【賦】晉郭璞南郊賦曰:於是時惟青陽,日在方旭,我後將受命靈壇,乃改步而鳴玉,升金軒,撫太仆,揚六鸞,齊八騄,列五幡於一元兮,靡日月乎黃屋,矯陵烏以偵候兮,整豹尾於後屬,爾乃造曠場,戾壇庭,百寮山立,萬乘雲縈,延祝史,肆玉牲,登圓丘,揖太清,禮群望,告皇靈,天澄其氣,日朗其精,飛廉鼓舞於八維兮,豐隆擊節於九冥,祝融穆清而肅侍兮,陽侯澹以中停,郊寰之內,區域之外,雕題卉服,被發左帶,駿奔在壇,不期而會,瓘瓘群辟,蚩蚩黎庶,翹懷聖猷,思我王度,事崇其簡,服尚其素,化無不融,萬物自鼓,振西北之絕維,隆東南之橈柱,廓清紫衢,電掃神宇,風馬桂林,抗旌林圃,五嶽不足以題其勳,九韶不足以贊其舞。
【頌】梁簡文帝南郊頌曰:臣聞唯天爲大,聖人敬其德,知幾其神,至人契其道,故龍宮弱言之後,合揆於蒼旻,鳥紀垂衣之君,昭格於上帝,皇帝之禦天下也,緯天維,理地軸,移澆風於末俗,反淳正於區中 ,化不言而先顯,教不言而已肅,九垓同軌,四海無波,塵清世晏,蒼兕無所用其武功,運謐時雍,鴛鷺鹹並脩其文德,玉門罷候 ,紫塞沈烽,畫一之政,萬代表於時和,三章之律 ,百姓沐於仁壽,於是隆光之地,日浴之鄉,紫舌黃支,頭飛鼻飲,自西自南,無思不服,由是嘉祥被,衆瑞發,金人澤馬,丹甑玉雞,三角九尾,四肩六足,參差於郊藪,布濩於宮闈,乃以恭肅神祇,理通孝敬,江左以來,爽塏未辟,爰命將作,揆日載營,三靈葉響,百工咸事,宛如神造,儼類仙居,五達四通 ,廓郊彌澤,南瞻重嶽,北眺芒嶺,東臨灞滻,西望舊豐,紆餘委蛇,丘陵起伏,澎湃嶢屼,山川異態,飛梁邃宇,洞燭空懸,紫殿仙宮,霞褰鳥翥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