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十·軍器部
劍
《釋名》曰:劍,檢也,所以防檢非常也。
《韻集》曰:钅覃,劍口也。
《字林》曰:彖,劍鼻也。
《龍魚河圖》曰:流州在西海中,上多積石,名爲昆吾石,治其石成鐵,作劍,光明四照 ,洞如水精,事具地部石篇。
又曰:劍名飛揚,《管子》曰:葛天盧之山,發而出金,蚩尤受而制之,以爲劍鎧矛戟。
《山海經注》曰:汲郡塚中,得銅劍一枚,長三尺五寸,今所名幹將劍,明古者通以錫銅爲兵器。
又曰:君子之國,其人衣冠帶劍,事具人部讓篇。
《周官》曰:鄭之刀,宋之斤,魯之削,吳越之劍,遷乎其地而不能爲良,地氣然也。
《管子》曰:羽劍珠飾者,斬生之斧也。
《吳越春秋》曰:越王允常,聘區冶子作名劍五枚,一曰純鈎,二曰湛盧,三曰豪曹,或曰盤郢 ,四曰魚腸,五曰巨闕,秦客薛燭善相劍,王取純鈎示之,薛燭矍然望之曰:沈沈如芙蓉始生於湖,觀其文,如列星之行 ,觀其光,如水之溢塘,觀其文色,渙渙如冰將釋,見日之光,王曰:客有賣此劍者,有市之鄉三十,駿馬千疋,千戶之都二,其可與乎,薛燭曰:不可,臣聞王之造此劍,赤堇之山,破而出錫,若耶之溪,涸而出銅,吉日良時,雨師灑道,雷公發鼓,蛟龍捧爐,天帝壯炭,太一下觀,於是區冶子因天地之精,造爲此劍,取湛盧視之,薛燭曰:善哉,銜金鐵之英 ,奇[注]《初學記》二十二作寄。氣讬靈,服此劍者,可以折沖伐敵,人君有逆謀則去之,允常以魚腸湛盧豪曹獻吳王僚,後闔閭爲一女,殺生以送死,湛盧之劍惡其無道,乃去如楚,昭王寐而得之,召風鬍子問之,此劍直幾何,對曰:赤堇之山已合,若耶之溪,深而不測,群神一[注]《太平禦覽》三百四十三作上。天,區冶子已死 ,雖有傾城量金珠玉,猶不可與,況駿馬萬戶之都乎。
《越絕書》曰:楚王召風湖子而問之曰:寡人聞吳有幹將,越有區冶子,寡人原請此二人作鐵劍,乃令風湖子之吳,見區冶子幹將 ,使之作爲鐵劍,曰泰阿,晉鄭聞而求之,不得,興師圍楚,於是王引泰阿之劍,登城而麾之,三軍破敗,士卒迷惑,流血千里 ,江水抑揚,折晉鄭之頭畢日 ,[注]《太平禦覽》三百四十三作白。《列子》曰:衛孔周,其祖得殷帝之寶劍,童子服之,卻三軍之衆,其一曰含光,視之不可見,運之不知其所觸,泯然無際,經物而物不覺,二曰承影,將旦昧爽之交,日夕昏明之際,北面察之,淡焉若有物在,莫識其狀,其觸物也,寂無有聲,而物不疾,三曰霄練,方晝,見其影,不見光,驢[注]字衍。騞然而過,隨合,覺疾而不血刃,此三寶傳之十三世矣。
又曰:宋王有蘭子者,以技幹宋元君,弄七劍,叠躍之,五劍常在空中,元君大驚,立賜金帛。
又曰:周穆王征西戎,西戎獻昆吾之劍 ,赤刃,切玉如泥。
《莊子》曰:昔趙文王喜劍,《莊子》曰:臣聞大王喜劍,臣有三劍,惟王所用,有天子劍,有諸侯劍,有庶人劍,天子之劍,以燕谿石城爲鋒,齊代爲鍔,晉衛爲脊,周宋爲钅覃,韓魏爲鋏,統以渤海,帶以常山,此劍一用,匡諸侯,天下服矣,諸侯之劍,以智勇士爲鋒,以精廉士爲鍔,以賢良士爲脊,以忠聖士爲钅覃,以豪傑爲鋏,此劍一用,如雷霆之震也,庶人之劍,蓬頭突鬢,垂冠曼胡之纓,短後之衣,瞋目而語難,相擊於前,此無異鬥雞,一旦命以絕矣,今大王有天子之位,而好庶人之劍,臣竊爲大王薄之。
《孫卿子》曰:桓公之慈,太公之闕,文王之琢,莊君之忽,闔閭子幹將莫耶,巨闕辟閭,皆古良劍也。
《屍子》曰:水試斷鵠雁,陸試斷牛馬,所以觀良劍也。
《呂氏春秋》曰:楚人有涉江者,其劍自舟中墜於水,遂刻其舟曰:是吾劍之所從墜也 ,舟止,從其所契刻者入水求之,舟已行矣,而劍不行,求劍若此,不亦惑乎。
又曰:荊有佽飛者,得寶劍於江幹,遂還反,涉江至於中流,而兩蛟夾繞其舡,佽飛攘臂袪衣 ,拔寶劍赴江,刺蛟殺之,荊王聞之,仕以執圭。
《史記》曰:吳季劄之初使,北過徐,徐君好季劄劍,口不敢言,季劄知之,爲使上國,未獻,還至徐,徐君已死,乃解其寶劍,系徐君塚樹而去。
又曰:秦昭王臨朝歎息,應侯進曰:臣聞主憂臣辱,主辱臣死,今大王中朝而憂,臣敢請其罪,王曰: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,夫鐵劍利則士勇,倡優拙則思慮遠矣,以遠思慮而禦勇士,恐楚之圖秦。
又曰:高祖送徒驪山,到豐而夜,徑澤中,令一人行前,行前者還報曰:前有大蛇當徑,原還,高祖曰:壯士行何畏,乃前拔劍斬蛇,蛇分爲兩,道開,事具帝王部。
又曰:高祖擊英布時,爲流矢所中,高祖問醫,曰:病可治,於是高祖慢罵之曰:吾從布衣,提三尺劍,取天下,此非天命乎,命乃在天,雖扁鵲何益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