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·天部下
雨
《尔雅》曰:暴雨谓之冻,小雨谓之霡霂,久雨谓之霪,霪谓之霖。
《管子》曰:春秋祭五政,一曰:论幼孤,赦有罪,二曰:赋爵列,授禄位,三曰:修沟洫,复亡人,四曰 :治封疆,正阡陌 ,五曰:无杀麑(鹿夭)无绝华萼,五政苟时,春雨乃来。
《尸子》曰:神农氏治天下,欲雨则雨,五日为行雨,旬为穀雨,旬五日为时雨,正四时之制,万物咸利,故谓之神。
《东观汉记》曰:沛献王辅,善京氏易,永平五年,少雨,上御云台卦,自以周易林占之,其繇曰:蚁封穴户,大雨将至,以问辅,辅曰:蹇,艮下坎上,艮为山,坎为水,山出云为雨,蚁穴居,时雨将至,故以蚁为兴居。
黄子发相雨。《书》曰:常戊申日,候日欲入时,日上有观云,不问大小,视四方黑者大雨,青者小雨。
《战国策》曰:魏文侯与虞人期猎,是日饮酒乐,天雨,文侯曰:虽乐,岂可不一会期哉,乃往,事具猎部。
《楚辞》曰:雷填填兮雨冥冥,令飘风兮先駈,使冻雨兮洒尘。
《尚书大传》曰:天之无烈风淫雨,意中国有圣人乎,淫雨谓之霖。
河图帝通纪曰:雨者,天地之施也。
《曾子》曰:天地之气和则雨。
《山海经》曰:为应龙之状,乃得大雨。
尚书洪范,休徵,曰肃时雨若,君仁敬则时雨从之。
《毛诗》曰:有渰萋萋,兴云祁祁,雨我公田,遂及我私。
又曰:月离于毕,俾滂沱矣。
左氏传,卫大旱,卜有事於山川,不吉,甯《庄子》曰:昔周饥,剋殷而年丰,今邢无道,诸侯无伯,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,从之,师兴而雨。
《家语》曰:齐有一足之鸟,飞公朝,下于殿前,舒翅而跳,齐侯遣使访孔子。孔子曰:此鸟名商羊,昔童儿有屈其一脚,振讯两臂而跳,且谣曰:天将大雨,商羊鼓舞,今齐有之,其应至,将有水为灾。
《老子》曰:骤雨不终日。
《春秋说题辞》曰:一岁三十六雨,天地之气宣,十日小雨,应天文,十五日大雨,以斗运也。
《山海经》曰:羽山其上多雨,而符阳之山多怪雨,云风之所出也。
《庄子》曰:时雨降矣,而犹浸灌,不亦劳乎。
又曰:宋景公时,大旱三年,卜之,以人祠乃雨,公下堂顿首曰:吾所以求雨,将自当之,言未卒,天下大雨方千里者何,德於天而惠於民也。
《六韬》曰:文王问散宜生,卜伐殷,吉乎,曰:不吉,钻龟,龟不兆,数蓍,蓍不交而如折,将行之日,雨,辎重车至轸,行之日,帜折为三,散宜生曰:此凶,四不祥,不可举事,太公进曰:是非子之所知也,祖行之日,雨辎重车至轸,是洗濯甲兵也。
《盐铁论》曰:周公太平之时,雨不破块,旬而一雨,必以夜。
《列仙传》曰: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,事具仙部。
谢承《後汉书》曰:百里嵩为徐州刺史,境遭旱,嵩行部,传车所经,甘雨辄至。事具职官部刺史篇。
《管辂别传》曰:辂过清河太守,时天旱,辂曰:今夕当雨,树中已有少女微风。树间又有阴鸟和鸣。又少男风起,众鸟乱翔,其应至矣,须臾,风云兴,玄气四合,大雨注倾。
《风俗通》曰:玄冥,雨师也。
《论衡》曰:道至天者,祥风起,甘雨降,雨霁而阴曀者,谓之甘雨。
《风土记》曰:六月有大雨,名濯枝雨。
《益部耆旧传》曰:赵瑶为阆中令,遭旱,请雨於灵星,应时大雨。
《楚国先贤传》曰:樊英忽谓学者曰:成都市火甚盛,因含水西向漱之,後有从蜀郡来者,云是日大火,须臾大雨,火遂灭,事具火部。
【诗】魏陈王曹植喜雨诗曰:天覆何弥广,苞育此群生,弃之必憔悴,惠之则滋荣,庆云从北来,郁述西南征,时雨中夜降,长雷周我庭,嘉种获膏壤,登秋毕有成。
魏阮瑀诗曰:苦雨滋玄冬,引日弥且长,丹墀自歼殪,深树犹沾裳,客行易感悴,我心摧已伤,登台望江沔,阳侯沛洋洋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