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·職官部六
太守
《漢書》曰:郡守,秦官,掌理其郡,秩二千石,景帝中二年,更名太守。
又曰:季布爲河東太守,孝文時,人有言其賢,召欲以爲禦史大夫,人又言其勇使酒,至,留邸一月罷,布曰:臣待罪河東,陛下無故召臣,此人必有欺陛下者,夫以一人譽召臣,一人毀去臣,恐天下有識聞之,以窺陛下,上曰:河東吾股肱郡,故時召君爾。
又曰:文翁,廬江人,少好學,景帝末,爲蜀郡守,修起學館於成都,招下縣子弟,以爲學官僮子,得教令,吏民見而榮之,由是大化蜀地,學于京師者,比齊魯焉。
又曰:黃霸,字次翁,爲穎川太守,戶口歲增,治爲天下第一,徵守京兆尹,是時鳳皇神雀數集郡國,穎川尤多,天子以霸治行終長者,下詔賜爵關內侯,黃金百觔。
又曰:哀帝時,南郡多盜賊,授蕭育爲太守,上以育耆舊名臣,乃以三公使車載育,入殿中受策,加賜黃金二十觔,育至南郡,盜賊斷迹。
《韓子》曰:李悝爲魏文侯上地守,而欲民之善射,乃下令雲,民有狐疑之訟者,令之射狗,中之者勝,不中者負,民皆習射,日夜不休,與秦戰,大敗之,以民之善射也。
《東觀漢記》曰:馮勤曾祖揚,宣帝時爲弘農太守,生八男,[注]原訛勇,據馮校本改。皆典郡,趙魏號爲馮萬石。
又雲,趙喜,字伯陽,爲平原太守,後青州大蝗,入平原界輒死,歲屢有年,百姓歌之。
又曰:朱暉,字文季,再遷臨淮太守,吏民畏愛,爲之歌曰:強直自遂,南陽朱季,吏畏其威,民懷其惠。
又曰:張堪,字君淑,試守蜀郡太守,遷漁陽太守,開治稻田八千餘頃,教民種田,百姓以殷富 ,童謠歌雲,桑無附枝,麥穗兩岐,張君爲政,樂不可爲,視事八年,匈奴不敢犯塞。
又曰:廉范,字叔度,爲蜀郡太守,成都邑宇逼側,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,而更相隱蔽 ,燒者日日相屬,範乃毀削前令,但嚴使儲水,百姓爲便,乃歌之雲,廉叔度,來何暮,不禁火,民安堵,昔無襦,今五袴。
又曰:王阜爲益州太守,神馬四出,鎮河中,甘露降,白烏見,連有瑞應,世謂其用法平正寬慈,惠化所致。
《三輔決錄》曰:馬援誡兄子書,龐伯高,敦篤周慎,口無擇言,吾愛重之,原汝曹效之,世祖見援書,即擢爲零陵太守,在郡四年,甚有治化。
張璠《漢書》曰:宋登,字叔陽,出爲穎川太守,市無豫價,路不拾遺,病免,卒於家,汝陰人配社祀之。
沈約《宋書》曰:羊玄保爲黃門郎,善弈棋,棋品第三,太祖亦好弈,數蒙引見,與太祖賭郡,戲勝,以補宣城太守。
【詩】宋謝靈運去永嘉郡詩曰:野曠沙岸靜,天高秋日明,憩石挹飛泉,攀林搴落英。
梁簡文帝罷丹陽郡往與吏民別詩曰:久歸從事麥,非留故吏錢,柳栽今尚在,棠陰君詎憐。
梁沈約去東陽與吏民別詩曰:微薄叨今幸,忝荷非昔期,唐風豈異世,欲明重在茲,飾驂去關輔,分竹入河淇,下車如昨日,曳組忽彌期,霜載凋秋草,風三動春旗,無以招臥轍,寧望後相思。
【碑】晉孫楚雁門太守牽府君碑曰:君體德允直,才量高傑,明鑒達於世變,弘毅足以致遠,聿振鴻翼於袞塵之表,卓爾先覺於擬議之前,遷雁門太守,教民耕戰,聽斷以情,信賞必罰,下服其命,是以夷狄窘迫 ,罔知所安,譬秋枯之隕晨風,激雹之不及掩耳目也,伐叛柔服,威震沙漠,遺種遠迹,萬里無煙,烈烈君侯,文武允崇,少兼七德,翰飛撫戎,名揚河朔,威震漢中,臨危運奇 ,在難匪從,回旌束麾,撫司徐青,截彼隆賊,海岱以平,剖符千里,爲國扞城。
晉孫綽穎州府君碑曰 :君天縱傑邁 ,奇逸卓犖,茂才亮拔,雅度恢廓,通理遠鑒之識,禮樂飾身之具,固以足之於天仞,冠之於搢紳,出匡南位 ,功深於爵,金龜三曜,沖壤再發,道光古賢,風改彫僞 ,允可謂明德宏猷,贊世之偉器者矣,矯矯秀姿,卓卓英韻,他人之高,及肩而已,邀命有數,讬生皇代,所忝之至,人知其幸,況在懷情,而無自識,但親勤末效,違離已及,低徊房禁,攀戀罔遺。
【表】梁範雲除始興郡表曰:臣被沐恩靈,棲息榮幸,貶貌兢視,挺襟軫慮,徒誓蠡管之誠,終沈熒爝之用,不悟懸景麗天,通涇潤下,月緒未交 ,鎔光再鑠,脩鞠慚疑,驩不及抃,且地鄰舊越,甸分故楚,厥壤惟腴,寔邦斯大,將何以再宣王猷,陶奉惠渥。
梁蕭子范爲蔡令樽讓吳郡表曰:全[注]原訛今,據馮校本改。吳奧區,地迫都輦,壁被[注]馮校本作彼,則上壁字當作譬。四京,則扶風馮翊,方之洛下,則穎川河內,自非時雨之政,解繩之才,寧可奉共理之言 ,承河潤之旨,鄧攸廉白,乃著不留之歌,賀邵沈靜,猶致題門之責。
陳徐陵爲始興王讓琅邪二郡太守表曰:甫離懷袖,裁脫綺紈,適賀隆私,使膺珪組,執玉不起,摳衣未勝,自甘泉通大,[注]本集作火。細柳屯兵,旁帶戎塵 ,頗同疆埸,言瞻漢草,乃曰中州,遙望胡桑,已成邊郡,誠複居藩體國,應思馬駿之功,論地維親,宜慕蕭[注]本集作曹。彰之勇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