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艺文类聚

作者: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9 22:22

目录

卷四十一·樂部一

論樂


  [注]論樂

  《說文》曰:樂,五聲八音總□[注]說文作名。也。

  《易》曰:雷出地奮豫,先王以作樂崇德,殷薦上帝。

  《禮記》曰:夔始作樂,以賞諸侯。

  又曰: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,人心之動,物使之然,感於物而動,故形於聲,聲相應,故生變,變成方,謂之音,比音而樂之,及幹戚羽旄,謂之樂。

  又曰:審聲以知音,審音以知樂,審樂以知政,而治道備矣。

  又曰:大樂必易,大禮必簡,鍾鼓管磬,羽籥幹戚,樂之器也,屈伸俯仰,綴兆疾舒 ,樂之文也,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,識禮樂之文者能述,作者之謂聖,述者之謂明,明聖者,述作之謂也,五帝殊時,不相沿樂,三王異世,不相襲禮。

  《孝經》曰:移風易俗,莫善於樂。

  樂緯曰:黃帝樂曰咸池,帝嚳曰六英,顓頊曰五莖,堯曰大章,舜曰簫韶,殷曰濩,周曰酌,是以清和上升,天下樂其風俗,鳳皇來儀,百獸率舞,神龍升降,靈龜晏寧。

  《尚書》曰:帝曰:夔,命汝典樂,教胄子,詩言志,歌永言,聲依永,律和聲,八音克諧,無相奪倫,神人以和,夔曰:於,予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。

  《周官》曰:凡六樂者,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祇,再變而致臝物及山林之祇,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祇,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祇,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,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,九德之歌,九磬之舞,於宗廟之中奏之,若樂九變,則人鬼可得而禮矣。

  又曰:鍾師,掌金奏,凡樂事,以鍾鼓奏九夏。

  《穆天子傳》曰:天子西征,至於玄池之上,乃奏廣樂,三日而終,是曰樂池。

  《論語》曰:子在齊,聞韶,三月不知肉味,曰:不圖爲樂之至於斯。

  《楚辭》曰:陳鍾案鼓造新歌,涉江采菱發陽阿,二八齊容起鄭舞,衽若交竿撫案下,竽瑟狂會填鳴鼓,宮庭震驚發激楚。又,代奏[注]楚辭大招作秦。鄭衛鳴竽張,伏戲駕辨楚勞商。

  《韓子》曰:昔衛靈公之晉,於濮水之上宿,夜聞有新聲者,召師涓撫瑟寫之,公遂之晉 ,晉平公觴之,靈公乃召師涓,坐師曠之傍,援琴鼓之,未終,師曠曰:不如清徵,平公曰:原試聽之,師曠援琴一奏,有玄鶴二八來集,再奏而列,三奏而延頸鳴,舒翼而舞,音中宮商,師曠曰:不如清角,師曠一奏之,有雲從西北方來,再奏之,大風至,大雨隨之,裂帷幕,破俎豆,墮廊瓦。

  《史記》曰:趙簡子疾,五日不知人 ,居二日半,簡子寤,語大夫曰:我之帝所,甚樂,與百神遊於鈞天,廣樂九奏萬舞。

  《鹽鐵論》曰:貴人之家,中山索女,撫流徵於堂,與鳴鼓巴渝交作堂下。

  《漢武故事》曰:未央庭中,設角抵戲,享外國,三百里內觀,角抵者,使角力相觸也,其雲雨雷電,無異於真,畫地爲川,聚石成山,倏忽變化,無所不爲。

  漢官典職曰:正旦,天子行陽德殿,作九賓樂,舍利從東來,戲於庭,入殿前,激水化成比目魚,跳躍漱水作霧,化成黃龍,高八十丈,出水戲於庭,以兩大絲纏系兩頭,中間相去數丈,兩倡女對舞,行於繩上,道逢功[注]續漢書禮儀志引漢儀改切。肩不傾。又踏跼屈身,藏形於鬥中,鍾磬普唱,樂畢,作魚龍曼延,黃門吹三匝。

  《淮南子》曰:奏雅樂者,始於陽阿采菱。

  《五經通義》曰:舞四夷之樂,明德澤廣被四表也,東夷之樂曰抹[注]太平禦覽五百六十七作侏 。離 ,南夷之樂曰任,西夷之樂曰禁,北夷之樂曰昧。

  又曰:受命而王者六樂焉,乙太一樂天,以咸池樂地,以肆夏樂人,以大夏樂四時 ,以大濩樂五行神明,以大武樂六律,各象其性分,而爲之制,以樂其先祖。

  又曰:王者之樂有先後者,各尚其德也,以文得之,先文樂,天繡[注]北堂書鈔一百零七作衣繡衣,此有訛脫。持羽而舞,以武得之,先武樂,持朱幹玉戚而舞。

  五經要義曰:周禮鍾磬皆編懸之,二八十六而在一虡,謂之堵磬,一堵謂之肆,春秋傳曰:歌鍾二肆,此之謂也。

  又曰:凡樂音有八,鼓謂之革,鍾謂之金,磬謂之石,琴瑟謂之絲,簫鼓謂之竹,員謂之土 ,柷敔謂之木,笙謂之匏,是謂八音。

  袁淮招公子曰:燕倡趙舞齊商歌,五色紛華曳纖羅。

  摯虞決疑曰:漢末喪亂,絕無金石之樂,魏武帝至漢中,得杜夔,識舊法,始複設軒懸鍾磬,至於今用之。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