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七·職官部三
司徒
《尚書》曰:百姓不親,五品不遜,汝作司徒,敬敷五教,在寬。
又曰:司徒掌邦教,敷五典,擾兆民。
《周官》曰:大司徒,以土圭之法測土深,日至之景,尺有五寸,謂之地中,天地之所合,四時之所交也,風雨之所會,陰陽之所和也,然則百物阜安,乃建王國焉。
《禮記》曰:司徒修六禮,以節民性,明七教,以興民德,齊八政以防淫,一道德以同俗,養老以致孝。
《毛詩》曰:緇衣,美武功[注]詩鄭風作公。也,以明有國善善之功,管子曰:昔者黃帝得祝融,辨南方,故使爲司徒。
《東觀漢記》曰:袁安爲司徒,每朝會,憂念王室,未嘗不流涕。
又曰:郭丹爲司徒,在朝名清廉公正。
《續漢書》曰:司徒公一人,掌人民事,凡教民孝悌遜順謹儉,養生送死,事則議其制,建其度,凡四方民事功課,歲盡,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,凡郊祀之事,嘗省牲視濯。
謝承《後漢書》曰:劉寵爲司徒,臥粗布被。
蔡邕鍾鼎銘序曰:惟建寧四年三月,進公登於玉堂前庭,乃制詔曰:其以司空喬玄爲司徒 ,公拜稽首,三讓,然後受命。
《典略》曰:契爲司徒 ,百姓和親,夔主賓客,遠人畢至。
《九州春秋》曰:靈帝賣官 ,崔烈入錢五百萬,以買司徒,烈子均,亦有世名,烈問曰:吾作三公,天下論何如,均曰:大人少有高名,不謂不當爲公,但海內嫌銅臭爾。
《吳錄》曰:丁固爲司徒,初爲尚書,夢松出其腹,謂人曰:松字十八公,後十八年,吾其公乎,遂如夢。
王隱《晉書》曰:魏舒爲司徒,年過致仕,有謙謙意,而無居宅,乃漸以俸秩餘爲第一所,九年正月 ,朝會罷,送還家,奉送章綬。
又曰:武帝以山濤爲司徒,頻讓不許,濤出,徑歸家,左丞白襃,奏濤違詔,詔杖襃五十。
又曰:王戎代王渾爲司徒,高選長史西曹掾,委任責成,形狀短陋,而目明澈。威儀不足,常乘馬轝,無日不出,以象牙筭晝夜筭計家財,遠及田牧,性又儉,不能善自奉養,飲食通財不外出,天下之人謂之膏肓之病。
《晉中興書》曰:劉隗從兄疇,字王喬,有重名,司空蔡謨每歎曰:若使劉王喬得南渡,司徒公之美選也。
又曰:蔡謨讓司徒,孝帝臨軒,自平旦至日中,使者十餘反,而謨不至,孝帝時年八歲,甚怒之極,問左右曰:所召何以不至,今來臨軒,何時當竟,皇太后詔曰:必不來者,宜罷朝,中軍殷浩奏曰 :免吏部尚書江彪官 ,於是公卿奏送謨廷尉,以正刑書,謨懼,率子弟,素服詣闕,到廷尉待罪,詔可依舊制,免爲庶人。
齊職儀曰:司徒,品秩冠服同丞相,郊廟服冕同太尉,漢哀帝從朱博議,始置三司,改丞相爲大司徒,以孔光爲之,魏以華歆爲司徒。
江氏家傳曰:江統,字應元,時太傅從事中郎庾子嵩,以風韻見重,亦並雅敬君德,庾中郎每雲,當今可以居司徒,充民望者,江生其人也。
【箴】漢崔駰司徒箴曰:天監在下 ,仁德是哀,乃立司徒,亂茲蒸黎,茫茫庶域,率土祁祁,民具爾瞻,四方是維,乾乾夕惕,靡怠靡違,恪恭爾職,以勤王機,敬敷五教,九德咸事,嗇民用章,黔萌是富。
【碑】宋傅亮司徒劉穆之碑曰:公諱穆之,字道和,彭城人也,公膺陶鈞之秀範,該生民之上操,三變肇於弱容,九德充於初迪,文明在中,柔順暢於事業,敬以直內,義讓洽於州党,時元兇竄遁,擁據荊沔,乘輿播幸,越蹈九江,公率先群後,電發川湄,獎懷本之衆,勵思奮之士,桓謙籍累葉之資,徐覆忸驟勝之鋒,習亂之徒,若蝟毛而起,內懷根本之虞,外通首尾之勢,公靈武獨運,奇謨內湛,鞠旅陳衆,視險若夷,飛雲西溯,則水截鯨鯢,乘轅東指 ,則陸殪長蛇,回累棋之危,成維山之固,豐功茂勳,大造於王室,淳風懿化,永結於荊南,銘曰:二儀發揮,川嶽協靈,外恢溫雅,內鏡文明,懷仁履順,蘊義居貞,煌煌袞衣,禮亦隆止,翼翼素心,亮終如始,夷情升降,一色慍喜,訓儉於物,複禮於己。
【墓誌】後魏溫子昇司徒元樹墓誌銘曰:昔樞電降祥,姬水成業,握八符以馭世,膺五命以會昌,欽明格於上下,光宅被於宇宙,卜年永久,曆世遐長,有文王之孫子,啓周公之苗裔,積善所及,踵武稱賢,每以辛李爲言,恒持韓白自許,殫百慮之一致,盡能事於生民,而蒼蒼在上,義歸無厚,徒有東平避世之意,空懷北海自晦之情,疾非逢霧 ,終異啓手,銘曰:明允篤誠,發於岐嶷,未鏤已雕,不扶而直,脩禮以耕,強學爲殖,孔既歎魯,莊亦吟越,況以度思,有懷明發,翻然高舉,歸於魏闕,長路未窮,朝光已沒。
又司徒祖瑩墓誌曰:自天命生商,王居徙亳,源流毖遠,枝葉繁華,祖德潤於身,聲高邦國,父行成於己,名重京師,公鍾美多福,資神積善,器局閑靈 ,志識開悟 ,口含碧雞之辯,手握雕龍之聲,門有善業,家傳慶靈,礪金成器,相遺滿籝,琢玉爲寶,待價聯城,匪直也人,實惟有道,言折秋毫,辭連春藻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