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集注卷六
先进第十一凡二十五①章
此篇多评弟子贤否。胡氏曰 :“此篇记闵子骞言行者四,而其一直称闵子,疑闵氏门人所记也。”
①“五”原“七 ”,据清仿宋大字本及正文改。
子曰 :“先进于礼乐,野人也;后进于礼乐,君子也。先进后进,犹言前辈后辈。野人,谓郊外之民。君子,谓贤士大 夫也。程子曰 :“先进于礼乐,文质得宜,今反谓之质朴,而 以为野人。后进之于礼乐,文过其质,今反谓之彬彬,而以为 君子。盖周末文胜,故时人之言如此,不自知其过于文也 。” 如用之,则吾从先进。”用之,谓用礼乐。孔子既述时人之言, 又自言其如此,盖欲损过以就中也。
子曰 :“从我于陈、蔡者,皆不及门也。”从,去声。孔子尝厄于陈、蔡之间,弟子多从之者,此时皆不在门。故孔子 思之,盖不忘其相从于患难之中也。德行:颜渊,闵子骞,冉 伯牛,仲弓。言语:宰我,子贡。政事:冉有,季路。文学: 子游,子夏行,去声。弟子因孔子之言,记此十人,而幷目其 所长 ,分为四科 。孔子教人各因其材,于此可见。程子曰: “四科乃从夫子于陈、蔡者尔,门人之贤者固不止此。曾子传 道而不与焉,故知十哲世俗论也。”
子曰:“回也非助我者也,于吾言无所不说。”说,音悦。助我,若子夏之起予,因疑问而有以相长也。颜子于圣人之言, 默识心通,无所疑问。故夫子云然,其辞若有憾焉,其实乃深 喜之。胡氏曰 :“夫子之于回,岂真以助我望之。盖圣人之谦 德,又以深赞颜氏云尔。”
子曰 :“孝哉闵子骞!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。”闲,去声。胡氏曰 :“父母兄弟称其孝友,人皆信之无异辞者,盖 其孝友之实,有以积于中而着于外,故夫子叹而美之。”
南容三复白圭,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。三、妻,并去声。诗大雅抑之篇曰 :“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 也。”南容一日三复此言,事见家语,盖深有意于谨言也 。此 邦有道所以不废,邦无道所以免祸,故孔子以兄子妻之。范氏 曰:“言者行之表,行者言之实,未有易其言而能谨于行者。 南容欲谨其言如此,则必能谨其行矣。”
季康子问 :“弟子孰为好学?”孔子对曰:“有颜回者好学,不幸短命死矣!今也则亡。”好,去声。范氏曰:“哀 公、康子问同而对有详略者,臣之告君,不可不尽。若康子者, 必待其能问乃告之,此教诲之道也。”
颜渊死,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。颜路,渊之父,名无繇。少孔子六岁,孔子始教而受学焉。椁,外棺也。请为椁,欲卖 车以买椁也。子曰 :“才不才,亦各言其子也。鲤也死,有棺 而无椁。吾不徒行以为之椁。以吾从大夫之后,不可徒行也。” 鲤,孔子之子伯鱼也,先孔子卒。言鲤之才虽不及颜渊,然己 与颜路以父视之,则皆子也。孔子时已致仕,尚从大夫之列, 言后,谦辞。胡氏曰:“孔子遇旧馆人之丧,尝脱骖以赙之矣。 今乃不许颜路之请,何邪?葬可以无椁,骖可以脱而复求,大 夫不可以徒行,命车不可以与人而鬻诸市也。且为所识穷乏者 得我,而勉强以副其意,岂诚心与直道哉?或者以为君子行礼, 视吾之有无而已。夫君子之用财,视义之可否岂独视有无而已 哉?
颜渊死。子曰 :“噫!天丧予!天丧予!”丧,去声。噫,伤痛声。悼道无传,若天丧己也。
颜渊死,子哭之恸。从者曰 :“子恸矣。”从,去声。恸,哀过也。曰 :“有恸乎?哀伤之至,不自知也。非夫人之为恸 而谁为!”夫,音扶。为,去声。夫人,谓颜渊。言其死可惜, 哭之宜恸,非他人之比也。胡氏曰 :“痛惜之至,施当其可, 皆情性之正也。”
颜渊死,门人欲厚葬之,子曰 :“不可。”丧具称家之有无,贫而厚葬,不循理也。故夫子止之。门人厚葬之。盖颜路 听之。子曰 :“回也视予犹父也,予不得视犹子也。非我也, 夫二三子也。”叹不得如葬鲤之得宜,以责门人也。
季路问事鬼神。子曰 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敢问死。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焉,于虔反。问事鬼神,盖求所以 奉祭祀之意。而死者人之所必有,不可不知,皆切问也。然非 诚敬足以事人,则必不能事神;非原始而知所以生,则必不能 反终而知所以死。盖幽明始终,初无二理,但学之有序,不可 躐等,故夫子告之如此。程子曰 :“昼夜者,死生之道也。知 生之道,则知死之道;尽事人之道,则尽事鬼之道。死生人鬼, 一而二,二而一者也。或言夫子不告子路,不知此乃所以深告 之也。”
闵子侍侧,誾誾如也;子路,行行如也;冉有、子贡,侃侃如也。子乐。誾、侃,音义见前篇。行,胡浪反。乐,音洛。 行行,刚强之貌。子乐者,乐得英材而教育之 。“若由也,不 得其死然。”尹氏曰:“子路刚强,有不得其死之理,故因以 戒之。其后子路卒死于卫孔悝之难。”洪氏曰:“汉书引此句, 上有曰字。”或云:“上文乐字,即曰字之误。”
鲁人为长府。长府,藏名。藏货财曰府。为,盖改作之。闵子骞曰 :“仍旧贯,如之何?何必改作?”仍,因也。贯, 事也。王氏曰 :“改作,劳民伤财。在于得已,则不如仍旧贯 之善 。”子曰:“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”夫,音扶。中,去 声。言不妄发,发必当理,惟有德者能之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