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 地广第十六
大夫曰 :“王者包含幷覆,普爱无私,不为近重施,不为远遗恩。今俱是民也,俱是臣也,安危劳佚不齐,独不当调邪? 不念彼而独计此,斯亦好议矣?缘边之民 ,处寒苦之地,距 强胡之难,烽燧一动,有没身之累。故边民百战,而中国恬卧 者,以边郡为蔽扞也。诗云 :‘莫非王事,而我独劳。’刺不 均也。是以圣王怀四方独苦,兴师推却胡、越,远寇安灾,散 中国肥饶之余,以调边境,边境强,则中国安,中国安则晏然 无事。何求而不默也?”
文学曰 :“古者,天子之立于天下之中,县内方不过千里,诸侯列国,不及不食之地,禹贡至于五千里;民各供其君,诸 侯各保其国,是以百姓均调,而繇役不劳也。今推胡、越数千 里,道路回避,士卒劳罢。故边民有刎颈之祸,而中国有死亡 之患,此百姓所以嚣嚣而不默也。夫治国之道,由中及外,自 近者始。近者亲附,然后来远;百姓内足,然后恤外。故群臣 论或欲田轮台,明主不许,以为先救近务及时本业也。故下诏 曰:‘当今之务,在于禁苛暴,止擅赋,力本农。’公卿宜承 意,请减除不任,以佐百姓之急。今中国弊落不忧,务在边境。 意者地广而不耕,多种而不耨,费力而无功,诗云 :‘无田甫 田,维莠骄骄。’其斯之谓欤。”
大夫曰 :“汤、武之伐,非好用兵也;周宣王辟国千里,非贪侵也;所以除寇贼而安百姓也。故无功之师,君子不行; 无用之地,圣王不贪。先帝举汤、武之师,定三垂之难,一面 而制敌,匈奴遁逃,因河、山以为防,故去砂石咸卤不食之地, 故割斗辟之县,弃造阳之地以与胡,省曲塞,据河险,守要害, 以宽徭役,保士民。由此观之:圣主用心,非务广地以劳众而 已矣。”
文学曰 :“秦之用兵,可谓极矣,蒙恬斥境,可谓远矣。今踰蒙恬之塞,立郡县寇虏之地,地弥远而民滋劳。朔方以西, 长安以北,新郡之功,外城之费,不可胜计。非徒是也,司马、 唐蒙凿西南夷之涂,巴、蜀弊于邛、筰;横海征南夷,楼船戍 东越,荆、楚罢于瓯、骆;左将伐朝鲜,开临屯,燕、齐困于 秽貉,张骞通殊远,纳无用,府库之藏,流于外国;非特斗辟 之费,造阳之役也。由此观之:非人主用心,好事之臣为县官 计过也。”
大夫曰 :“挟管仲之智者,非为厮役之使也。怀陶朱之虑者,不居贫困之处。文学能言而不能行,居下而讪上,处贫而 非富,大言而不从,高厉而行卑,诽誉訾议,以要名采善于当 世。夫禄不过秉握者,不足以言治,家不满檐石者,不足以计 事。儒皆贫羸,衣冠不完,安知国家之政,县官之事乎?何斗 辟造阳也!”
文学曰 :“夫贱不害智,贫不妨行。颜渊屡空,不为不贤。孔子不容,不为不圣。必将以貌举人,以才进士,则太公终身 鼓刀,宁戚不离饭牛矣。古之君子,守道以立名,修身以俟时, 不为穷变节,不为贱易志,惟仁之处,惟义之行。临财苟得, 见利反义,不义而富,无名而贵,仁者不为也。故曾参、闵子, 不以其仁易晋、楚之富。伯夷不以其行易诸侯之位,是以齐景 公有马千驷,而不能与之争名。孔子曰 :‘贤哉回也!一箪食, 一瓢饮,在于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 。’故惟仁者 能处约、乐,小人富斯暴,贫斯滥矣。杨子曰 :‘为仁不富, 为富不仁 。’苟先利而后义,取夺不厌。公卿积亿万,大夫积 千金,士积百金,利己幷财以聚;百姓寒苦,流离于路,儒独 何以完其衣冠也?”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