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九诸家气法部四
大威仪先生玄素真人要用气诀
凡用气法,先须左右导引,令骨节开通,筋柔体弱;然后正身端坐,吐纳三过,使无结滞,静虑忘形,令气平息。良久, 徐徐先以口吐浊气,鼻引清气。凡此六、七过,此名调气。
调气毕,即口鼻俱闭虚含,令气满口,即鼓口十五过已上更佳,如咽一大口水入腹中,直以心存至气海中;良久,更依 前法咽之,但以腹饱为度,亦不限过数。然后虚心、实腹、闭 口,以手左右摩腹上,令气流行,即鼻中细细放,通息,勿令 喘粗,恐失中和。然后正身仰卧,四平著床枕,枕高低与身平, 两手握固,展手离身四、五寸,两脚亦相去四、五寸,然后鼻 中息收,即口鼻俱闭,心存气,行遍身,此名运气。如有病, 即心存气偏注病处。如气急,即鼻中细细放,通息,口不开, 候气息平,还依前法闭之,摇动两足指及手指并骨节,以汗出 为度,此名气通。即徐徐收身侧卧,拳两脚,先左边著地,经 十息。即转右边著地,亦十息,此名补损。
依此法服,经一月后,行立坐卧时,但腹空即鼓咽之,不限时节,如吃饭了,即吃空饭一两口,和水咽下。此名洗五脏。 即以清水熟漱口,虚心实腹,令脏府叶舒展,咽之,令五脏不 停五味气;讫,即以口先吐浊气,鼻引清气,不限多少,尽须 放之,如下泄一浊气出,还炼一口和气补之。若寻常吃饭饮茶, 此皆外气入,当须入口便合口,口既合,所入外气即于鼻中出 也。鼻中却入气,即是清气也。常须合口吃饭,不令口中有气 入,入即是死气。
凡人言语,口中气出,必须却于鼻中入。此常行吐纳也。行住坐卧,常须摇动脚指。此名常令气得下流。常行此事,动 静念之。如节候不精,忽有外气入腹,即觉微痛,可以摩腹一 百下,气即下泄也。气或上必不得出,抑之使下,此名理顺。 忌破气物及生冷、黏腻等物,不宜吃动气冷物。如依此法,不 阙常行,九年功成,履空如履实,履水如履地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