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九诸家气法部四
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
此卷口诀,并是杨府脱空王老所传授。其脱空王老,时人莫知年岁,但见隐见自若,或示死于此,即生于彼,屡于人间 蝉蜕转脱,故时人谓之脱空王老也。多游杨府,自言姓王,亦 不知何处人耳。每逢志士,即传此诀。云秘妙方,若传非其人, 自招其咎。此卷并学有次第志人口诀,非初学法也。为当学人 初兼食服,以此屡言食物。且食气秘妙,切资断食,使谷气并 绝。但能精修此法,知腾陟仙道不远耳。
凡人腹中三处有隔,即心有隔,初学服气者,皆觉心下胃中满,但少食,久作之,自觉通下;生藏下有隔,即觉肠中满, 久而作之,自觉到脐;下丹田中有隔,能固志通之,然后始觉 气周行身中,游行身中,犹自未入鸠中。后觉鸠中气出,即能 与人治病也。
初学时,必须安身闲处,定气澄心,细意行之,久而不已,气入肠中,即于行住坐卧一切处不妨。胃中气未下入肠中来, 即不得作,难成。初服气,皆须因入息时,即住其息,少时似 闭满,其息出时,三分可二分出还住,少时咽之,咽已又作, 至腹中满休,必须日夜四时作,为初学人气未入丹田还易散, 意欲得气入丹田未间,纵不服气亦气不散。四时者,朝、暮、 子、午时是也。心里满,但不服气,咬少许甘草,桂亦得,其 满即散。丹田未满,亦不到满也。元气下时,自然有少闷也。 秘之,勿妄传非其人也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