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一天地部一
后四天
旧说四梵名为四民之天,今按《九天谱经》云,三界应化三十二天,上从梵行太清天中,气渐流降,始生于混,混为苍 色,而生二万二千气,其色苍,气澄凝而成贾奕天,即明贾奕 天是四民最上初天,即明四民非是太清四梵四天王天也。今言 帝王者,统领八方,始名帝位,不审太虚无上常融天、太释玉 隆腾胜天、龙变梵度天、太极平育贾奕等天,乃是一天,北方 五气玄天,光同四方,比地各为小八天也。故明三界三十二天, 上下重叠,三元品生,亦为一天,分别四方,各属四正,四九 列位,及其分应,上下相临。故东方九气青天,上为三界东华 天也;南方三气丹天,上为三界南极天也;西方七气素天,上 为三界西灵天也;北方五气玄天,上为三界北真天也。《五符 经》云:升为五云,化为五气。又按《灵宝经》云,五篇经文 生天立地,普植神灵,上为三境之玄根,标天地以长存,镇五 气于灵馆,制劫运于三关。即明五篇经文上为三清之上四天王 位;中为三界四天帝主,应为太清梵行四天,而为四八三十二 帝八天生主;下为一天二十八宿三十二帝。又为比地各列四方, 四九列位。又为一天五方净土。故按《上清经》及《玄门论》 等云,三界之上而有八清天名,三清降气下生三界。今按八清 天内而有太清天名,重明太清梵行之天而生四民贾奕、龙变、 太释、常融等四天也。故《法轮经》云:超度过三罗八难,于 是名灭,度如脱胞,旷朗睹八清也。朗明四梵而处三清之下, 四民三界之巅,上为八清之天,三界劫周二十八天,已上八清 四民等八天终无劫坏,故名三界八清天也。
或云,三界之中从此天上,自有华光,不假日月,自然明朗。此是讹言,妄为大语,各自审明,取证即解。何者言三清 三界?凡圣降差,有无不同,动寂各异。欲界六天,六欲见生 ;次上色界一十八天,在下六天舍欲爱色,次中六天渐舍色乐, 又上六天色心随净;次上无色,由四轻尘色声香味出于触体, 渐舍心识,有待都忘,升虚入无,出生灭境也。言三清上境妙 化难思,九色宝光不假日月,无有昼夜,亦无去来,言三界之 内假合成身者,《洞真经》云,天有一气,则五气生焉。五篇 真文,附合生体;两半相合,以为生身;以身为宅,心为主人, 以神为本,神感应生也。故明神托五气共合为识,又明神合阴 阳以为魂魄。若人六识清净,感生六慧;六欲烦浊,耽入六尘。 故此生身命终之后,魂阳归天,魄阴归地,自守魄骨以为尸主, 生时罪福,并以神当,神更托生,别感诸气,四生六趣,应感 俱然,上天下地,清浊有异,应化三界,并感阴阳,既感阴阳, 宁无日月?若是仙家道品,自有仙光,不假日月,神通明朗, 三界见著,色欲染尘,二景共滋,日月皆有,并具昼夜,三光 齐临,二十八宿璇玑不定,宿有时转,天有劫期,上下数交, 百六运会。今按《灵宝九天生神经》云,日月星宿,阴阳五行, 人民品物,并受生成,则明三界皆有日月也。
又按《玄妙经》云,于此界外,八方世界皆上有罗天,重重别置,日月五星、二十八宿,亦与南天下宛利同,无异也。 又按《玄门论》及《大洞经》云,九天真人呼日为“濯曜罗”, 三天真人呼日为“圆光蔚”,太素天中呼日为“眇景皇”,上 清真人呼日为“九曜生”,泰清天中仙人呼日为“太明”,太 极天中呼日为“圆明”,玉贤天中呼日为“微玄”,东华真人 呼日为“紫曜明”,亦名“圆珠”,亦谓“始晖”,亦谓“太 明”,亦谓日名“郁仪”,亦谓月名“结璘”,亦生人首上为 眼目。故《玉京山经》云,俯仰存太上,华景秀丹田,左顾提 郁仪,右眄携结璘。普明天人皆有眼目,三界日月亦同人目也。
《三界图》云:其天中心皆有昆仑山,又名“须弥山”也。其山高阔,傍障四方,日月绕山,互为昼夜。日在东方于逯境 界,日正中时光及南方,浮利境界以为日出;日在南方于正中 时,耶尼境界以为日出;西方日正中时光及北方,郁单以为日 出;日在北方于正中时,东方境界以为日出者,今虽四序合宿, 是同冬夏二至昼夜不等,日若绕山,四方合停,出没既异,则 无山隔,今以形象难诘,或详日出处即有映体,东方日中,南 即渐明,南方初出,日既映山,其日合如立竖半镜,今泰山上 而有日观,遥望日初出在于地中,其状形如横出半镜,以望初 出非映山也。若其日出之处即是须弥,其山不高,不能映日, 即知日出在地中也。故《易证》云:爻也者,效也;效也者, 象也。象效于天,以为爻象也。故日在地下,“明夷”之卦为 日,处夜阳降阴升也。日出地上,阳升阴降也,故地上有日,
“晋”卦是也。故在午后,日祇之丛刊本、四库本、辑要离,不鼓缶而歌,阴生阳降也,言阴阳璇玑,昼夜递兴,日直绕山, 证何律吕?日若绕山,璇玑须停,四方度量,何为不等?言二 月、八月昼夜各中,馀月长短南北互差。故月建在子冬至之分, 日极于南,昼短夜长,日出于巽,日没于坤,从左行而至于巽, 历于夜分,西北东方三方天下一十九位,分为五更,皆处于夜, 昼以已丙午丁未等以为昼日,即明夜统西北东方三方,天下皆 处于夜,唯独南方以为昼日,即明日月非隔山也。又月建在午 夏至之分,日极于北,夜短昼长,日出于艮,日入于乾,从艮 左行而历昼位,东南西方一十九位,三方天下以为昼日,唯独 北方亥壬子癸丑等五辰而处于夜,重明日月非隔山也。又明夏 至之日出没艮乾,东南西方三方天下一时为昼,冬至之日出没 巽坤,西北东方三方天下一时为夜。日既绕山,四方互明,未 审此节日映山不?又明夏至之日,日出于艮,日入于乾,其昆 仑山合近于子,日既远山,不合更远,何故起难为日映山也? 其昆仑山向北百千万里则非东方,日正中时南方卯地以为日出 也。又明月建在子,冬至之日,日出于巽,日没于坤,其昆仑 山既是映日,即合移就南方在于午分,其此土人不是南方,即 合住在昆仑山北,其山既是天心,不移即明日月非映山也。又 明一年四时行焉与日月合宿,以定律吕,故一月建寅,寅与亥 合,其神徵明者,徵召万物,而明月建在卯,合宿天魁;月建 在辰,合宿从魁;月建在已,合宿传送;月建在午,合宿小吉 ;月建在未,合宿胜先;月建在申,合宿太一;月建在酉,合 宿天刚;月建在戌,合宿太冲;月建在亥,合宿功曹;月建在 子,合宿大吉;月建在丑,合宿神后;十二月建合宿行神,璇 机玉衡,以定四序,四方七宿,日夜互更,即明一天律吕同则 南方律吕也。普天既同,四方同天,不合山隔也。后宣八景, 三光同兹,五篇真文,二象通应,具在玉京流光品中,问宣经 理,答申应用也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