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云笈七签第一部

作者:宋·张君房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6 14:55

目录

卷五经教相承部

梁茅山贞白陶先生


  吴荆牧陶濬七代孙名弘景,字通明,丹阳秣陵人也。母初娠,梦日精在怀,并二天人降,手执金香炉。觉语左右曰:“ 当孕男子,非凡人也。然恐无后。”及生,标异。幼而聪识, 成而博达。因读《神仙传》,便有乘云驭龙之志。年十七,与 江斅、褚炫、刘俟为宋升明四友。仕齐,历数王侍读。皆总记 室,笺疏精丽,为时所重师法。及清溪宫成,献颂。宣旨褒赞, 兼欲刻石。王俭议之乃止。年二十余服道后,就兴世馆孙先生 谘禀经法,精行道要,通幽洞微。转奉朝请,乃拜表解职,答 诏优勤,赐与其厚。公卿祖之征虏亭,供帐之盛,咸云自齐以 来,未有斯事。遂入茅山,又得杨、许真书。遂登岩告静,自 称“华阳隐居”,书疏亦如此代名。特爱松风,庭院皆植之, 每闻其响,便欣然为乐。至明帝时,欲迎往蒋山,恳辞得止。 然敕命饷赉,常为烦剧,乃造三层楼栖止。身居其上,弟子居 中,接宾于其下,令一小竖传授而已。潜光隐耀,内修秘密, 深诚所诣,远属霞人,可谓感而遂通。身长七尺八寸。为性圆 通谦谨,心如明镜,遇物斯应。少忧戚,无疾竞,灭喜怒,澹 哀乐。有形于言迹者,是显事广物。深慕张良之为人,率任轻 虚,飘飘然有云霞气。其所修为,皆自得于心,非傍识能及。 尤长于诠正伪谬,地理历算。文不空发,成即为体用。造浑天 仪,转之与天相会。其纂《真诰隐诀》、注老君等书二百余卷。 至永元二年,深托向晦。及梁武帝革命,议国号未定。先生乃 引诸谶记,梁是应运之符。又择郊禅日,灵验昭著,敕使入山, 宣旨酬谢。帝既早与之游,自此之后,动静必报。先生既得秘 诀,以为神丹可成。每苦无药,帝皆给之。又手敕谘迓,先生 画两牛,一牛散放水草之间,一牛著金络头,有人执绳,以杖 驱之。帝笑曰:“此人无所求,欲效曳尾龟,岂有可致之理。” 或时有大事,无不前己奉陈,时人谓为“山中宰相”。以大通 初,献刀二口,一名“喜胜”,二名“成胜”,为佳宝。梁帝 《金楼子》云:“于隐士重陶贞白,于士大夫重周弘正。其于 义理,情转无穷,真一时名士也。”先生常作诗云:“夷甫任 散诞,平叔坐谈空,不意昭阳殿,化作单于宫。”其时人士竞 谈玄理,不习武事。侯景之难,并如所言。大同二年告化时, 年八十五。颜色不变,屈伸如常。屋中香气,积日不散。诏赠 “中散大夫”,谥“贞白先生”。仍遣舍人监护丧(马枢《得 道传》云:授蓬莱仙监),弟子数十人,唯王远知、陆逸冲称 上足焉。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