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云笈七签第一部

作者:宋·张君房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4 23:08

目录

卷五经教相承部

王屋山贞一司马先生


  后周琅琊公司马裔玄孙,名承祯,字子微,河内人也。少事体玄先生,传其符箓及辟谷、导引、服饵之术。体玄特相赏 异,谓曰:“我自简寂传授正法,至汝六叶矣。”先生是后因 浪游,远诣于天台山。武太后闻其名,召至都,降手诏赞美。 及将还,敕李峤饯于洛桥之东。景云二年,睿宗令其兄子承祎, 就山迎至京,入宫中问以阴阳数术。先生对曰:“《经》云:

  ‘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之,以至于无为。’且目所见者,损之尚未能已,岂复攻乎异端,而增其智虑哉?”帝曰:“治身无 为,则清高矣。治国无为,如何?”对曰:“国犹身也。老君 曰,游心于澹,合气于漠,顺物自然而无私焉,而天下理。’ 《易》曰:‘大人与天地合其德。是知不言而信,不为而成。 无为之旨,理国之道也。”帝叹曰:“广成之言,何以加此!” 因固辞还山。乃赐宝琴一张及霞文帔。中朝词人赠诗者百余首。 开元九年,明皇又遣使迎至京。帝亲受法箓。前后赏赐甚厚。 十年,驾入都。先生又请归山。帝赋诗,于王屋山自选形胜, 置坛宇以居之。先生因上言:“今五岳之神祠,皆是山林之神, 非正真之神也。五岳皆有洞府,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,请别 立斋祠。”帝从其言,因置真君祠。其形像制度,皆请先生推 按道经创为之焉。先生颇善篆、隶,写三体《道德经》,刊正 文字,著五千三百八言,为真本。又撰《修真秘旨》,窥之者 得其门矣。敕于先生所居置阳台观,帝自书额,并相续赐赉甚 厚。至二十三年告化时八十九。制赠银青光禄大夫,谥曰“贞 一先生”。又御制碑文。先生门徒甚众,唯李含光、焦静真得 其道焉。静真虽禀女质,灵识自然,因精思间,有人导至方丈 山,遇二仙女,谓曰:子欲为真官,可谒东华青童道君,受《 三皇法》。请名氏,则贞一也。乃归而诣先生,亦欣然授之。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