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五 情中正
燃烛待旦
《松江府志》:朱一德,字士隆,上海人。他好学不倦,生性醇厚谨严。有一次,他前往学馆时,拾到一笔别人丢失的金钱,于是在路边等着。不久,见有个人号啕大哭地走到跟前,说:“我父亲欠官府的钱,被抓进监狱了;故而卖妻赎父。哪知把赎金丢到路上了。”朱一德把钱还给那人了。明万历十六年(1588),朱一德考中举人,寓居南京。半夜时有少妇前来挑逗他。他燃烛待旦,终究没发生苟合之事。拂晓,他便迁居到郡城之南二图。他看见寺庙内有无主尸骸,便捐献田地将其安葬。乡里中有位姓谢的人,犯了大罪,将被处死。朱一德知道这是桩冤狱,于是亲到官府去为当事人辨护,营救出了这位谢姓乡亲。最终他也不接受一文钱的酬谢。朱一德平生廉洁白好。他去世时,家中仍是一贫如洗。缙绅大户争相出资为他办丧事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