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 情中义
彼此誓不再嫁
《摭青杂说》:宋高宗建炎四年(公元1130年),建州(今福建建瓯)的范汝为,因饥荒聚众造反,人数达十几万。由于当时边境战事不断,南宋官府也无暇顾及他们,于是,他们的声势越来越大。
第二年春天,关西的吕忠翊携带家眷到福州监税官,途经建州时,他的女儿被范汝为的部下范希周劫掠而去。这范希周本来是个读书人,与范汝为有同宗关系,年纪在二十五六岁,还没婚娶。希周见吕女颜色清丽,性情柔和,知道她是官宦人家的女子,便打算娶她做妻子。于是选择了黄道吉日,集合族人,祷告祖先,按礼节册封她为正室。就在这一年的冬天,朝廷委派韩世忠率领军队来镇压范汝为。吕女对希周说:“我听说贞女不事二夫,你既然已经祷告祖先与我成婚,那我就是你家的媳妇。现在孤城危逼,其势必破。你是范汝为的亲党,恐怕逃脱不掉,我不忍心看着你被人杀死。”说着,拿起刀就想自杀。希周赶忙夺下了她的刀,劝她说:“我跟范汝为造反,并不是出于本心,但现在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,死了也没有什么。而你是官宦之女,被掠劫到这里,这是很不幸的。韩大将军及其部下都是北方人,你们既是同乡,又言语相通,彼此有连带关系,他们不会把你杀死的。”吕氏说:“要是真能像你说的那样,我也终身不再嫁人。如果被官军抓住,我决不受辱,以死保全自己的贞节。”希周说:“我万一漏网,也终身不娶,以报答你今天对我的忠心。”
先前,吕监税官与韩世忠有来往;这次韩世忠路过福州,便提升他为提辖官,与他一起来到了建州。十几天的工夫,建州城就被攻破了,希周不知去向。吕女见形势危急,便逃到一个破屋里想自尽。正好吕提辖官到那一带巡视,见有个女子在上吊,便让人把她解了下来。仔细一看,竟是自己的女儿。吕女被解救下来后,好久才苏醒。父女相见,悲喜交集。吕女把被掠后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父亲。事已至此,提辖官也无可奈何。平定了建州叛乱之后,吕提辖官便携带女儿随韩世忠回到了临安。提辖想让女儿改嫁,女儿不同意。提辖骂道:“你还眷恋那个叛贼吗?”吕女说:“他名义上是贼,实际上是个君子,只是被范汝为所逼,不得已跟着闹腾。他在那团伙中常给人方便,如果有天理的话,他肯定不会死。现在我奉守妇道在家,会侍候得你二老高兴,干吗非要让我再嫁?”
绍兴十二年(公元1142年》,吕忠翊调任封州将领。一天,广州使臣贺承信送公牒到将领司,忠翊把他请到家里的客厅交谈。承信走后,吕女问父亲:“刚才来的那个人是谁?”父亲回答:“是广州的使臣。”吕女说:“我看他的言谈举止特别像建州的范希周。”父亲笑着说:“别瞎说,人家姓贺,与范希周毫无关系。”听了父亲的话,吕女默然不语,以为真的认错了人。事过半年,贺承信因事又来到将领司,忠翊设宴请他饮酒,席间,忠翊问起他的籍贯出身。贺承信面带羞色回答说:“我是建州人,本姓范,宗人范汝为聚众造反,我也掺和了进去。后来,官军来讨伐,攻陷城池后,举黄旗招安,我害怕受范汝为牵连被杀死,便自称姓贺,出来投降。投降后,被分在岳承宣将军的部下。待攻讨杨么时,因我是南方人,熟识水性,将军就常让我作先锋,我也十分卖力,屡立战功,为此深受将军赏识。平定杨么后,将军先任命我为和州指使,接着又让我担任广州指使。”忠翊一听,知道贺承信就是他的女婿范希周,便又问道:“你的夫人贵姓,是初娶还是再娶的?”范希周哭着说:“我在范汝为的部下时,抢了一个官员的女儿为妻。那年冬天,建州城被攻陷时,我们夫妻各自分散逃走,并且约好,如果能活在世上,彼此不再嫁娶。这以后,我又在信州寻见了老母,但不曾再娶。现在,只有我们母子两人和一个做饭的小妾。”说完,悲泣失声。忠翊听丁这番话,也感动得流下了泪水,便把他领到内厅见吕女。夫妻久别重逢,抱头痛哭,忠翊让他在家中住了几天。希周在封州的事情办完后,忠翊就让女儿随希周回到了广州。一年后,忠翊任职期满,也绕道来广州小住,待希周任满后,一家人同回临安去了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