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 秦四
顷襄王二十年
顷襄王二十年 秦白起拔楚西陵 或拔鄢 郢 夷陵 烧先王之墓 王徙东北 保于陈城 楚遂削弱 为秦所轻 于是白起又将兵来伐
楚人有黄歇者 游学博闻 襄王以为辩 故使于秦 说昭王曰 天下莫强于秦 楚 今闻大王欲伐楚 此犹两虎相斗 而弩犬受其弊 不如善楚 臣请言其说 臣闻之 物至而反 冬夏是也 致至而危 累是也 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此从生民以来 万乘之地未尝有也 先帝文王 庄王 王之身 三世而不接地于齐 以绝从亲之要 今王三使盛桥守事于韩 成桥以北入燕 是王不用甲 不申威 而出百里之地 王可谓能矣 王又举甲兵而攻魏 杜大梁之门 举河内 拔燕 酸枣 虚 桃人 楚 燕之兵云翔而不敢校 王之功亦多矣 王休甲息众二年 然后复之 又取蒲 衍 首垣 以临仁 平丘 小黄 济阳 婴城 而魏氏服矣 王又割濮 磨之北属之燕 断齐 赵之要 绝楚 魏之脊 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也 王之威亦惮矣 王若能持功守威 省攻伐之心而肥仁义之诫 使无复后患 三王不足四 五伯不足六也 王若负人徒之众 杖兵甲之强 壹毁魏氏之威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有后患
诗 云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易 曰 狐濡其尾 此言始之易 终之难也 何以知其然也 智氏见伐赵之利 而不知榆次之祸也 吴见伐齐之便 而不知干隧之败也此二国者 非无大功也 设利于前 而易患于后也 吴之信越也 从而伐齐 既胜齐人于艾陵 还为越王禽于三江之浦智氏信韩 魏 从而伐赵 攻晋阳之城 胜有日矣 韩 魏反之 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上 今王妒楚之不毁也 而忘毁楚之强韩 魏也 臣为大王虑而不取
诗 云 大武远宅不涉 从此观之 楚国 援也邻国 敌也 诗 云 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跃跃兔 遇犬获之 今王中道而信韩 魏之善王也 此正吴信越也 臣闻 敌不可易 时不可失 臣恐韩 魏之卑辞虑患而实欺大国也 此何也 王既无重世之德于韩 魏 而有累世之怨矣夫韩 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 百世矣 本国残 社稷坏 宗庙隳 刳腹折颐 首身分离 暴骨草泽 头颅僵仆 相望于境 父子 老弱系虏 相随于路 鬼神狐祥无所食 百姓不聊生 族类离散 流亡为巨妾 满海内矣 韩 魏之不亡 秦社稷之忧也 今王之攻楚 不亦失乎
且王攻楚之日 则恶出兵 王将借路于仇雠之韩 魏乎兵出之日 而王忧其不反也 是王以兵资于仇雠之韩 魏 王若不借路于仇雠之韩 魏 必攻随阳 右壤 随阳 右壤 此皆广川大水 山林溪谷不食之地 王虽有之 不为得地 是王有毁楚之名 无得地之实也 且王攻楚之日 四国必悉起应王 秦 楚之构而不离 魏氏将出兵而攻留 方与胡陵 砀 萧 相 故宋必尽 齐人南面 泗北必举 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也 而王使之独攻 王破楚以肥韩 魏于中国而劲齐 韩 魏之强 足以校于秦矣 齐南以泗为境 东负海 北倚河 而无后患 天下之国 莫强于齐 齐 魏得地葆利 而详事下吏 一年之后 为帝若未能 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
夫以王壤土之博 人徒之众 兵革之强 一举众而注地于楚 诎令韩 魏归帝重于齐 是王失计也 臣为王虑 莫若善楚 秦 楚合而为一 临以韩 韩必授首 王襟以山东之险 带以河曲之利 韩必为关中之候 若是 王以十万戍郑 梁氏寒心 许 鄢陵婴城 上蔡 召陵不往来也 如此而魏亦关内候矣 王一善楚 而关内二万乘之主注地于齐 齐之右壤 可拱手而取也 是王之地 一任两海 要绝天下也是燕 赵无齐 楚 齐 楚无燕 赵也 然后危动燕 赵 持齐 楚 此四国者 不待痛而服矣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