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卷内篇问下第四
晏子对以大贤无择第二十
叔向问晏子曰 :“事君之伦,徒处之义奚如?”
晏子对曰 :“事君之伦,知虑足以安国,誉厚足以导民,和柔足以怀众,不廉上以为名,不倍民以为行,上也;洁于治 己,不饰过以求先,不谗谀以求进,不阿以私,不诬所能,次 也;尽力守职不怠,奉官从上不敢隋,畏上故不苟,忌罪故不 辟,下也。三者,事君之伦也。及夫大贤,则徒处与有事无择 也,随时宜者也。有所谓君子者,能不足以补上,退处不顺上, 治唐园,考菲履,共恤上令,弟长乡里,不夸言,不愧行,君 子也。不以上为本,不以民为忧,内不恤其家,外不顾其身游, 夸言愧行,自勤于饥寒,不及丑侪,命之曰狂僻之民,明上之 所禁也。进也不能及上,退也不能徒处,作穷于富利之门,毕 志于畎亩之业,穷通行无常处之虑,佚于心,利通不能,穷业 不成,命之曰处封之民,明上之所诛也。有智不足以补君,有 能不足以劳民,俞身徒处,谓之傲上,苟进不择所道,苟得不 知所恶,谓之乱贼。身无以与君,能无以劳民,饰徒处之义, 扬轻上之名,谓之乱国。明君在上,三者不免罪 。”
叔向曰 :“贤不肖,性夫!吾每有问,而未尝自得也。”
叔向问处乱世其行正曲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