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乐府诗集

作者: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5 00:28

目录

卷二十六 相和歌辞一

【相和六引】


  《宋书·乐志》曰 :"相和,汉旧曲也,丝竹更相和,执节者歌。本一部,魏明帝分为二,更递夜宿。本十七曲,硃生、宋识、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 。"其后晋荀勖又采旧辞施用於世 ,谓之清商三调歌诗,即沈约所谓“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”者也 。《唐书·乐志》曰:"平调、清调、瑟调,皆周房中曲之遗声,汉世谓之三调。又有楚调、侧调。楚调者,汉房中乐也。高帝乐楚声,故房中乐皆楚声也。侧调者,生於楚调,与前三调总谓之相和调 。"《晋书·乐志》曰:"凡乐章古辞存者 ,并汉世街陌讴谣,《江南可采莲》、《乌生十五子》、《白头吟》之属。"其后渐被於弦管,即相和诸曲是也。魏晋之世,相承用之。承嘉之乱,五都沦覆,中朝旧音,散落江左。

  后魏孝文宣武,用师淮汉,收其所获南音,谓之清商乐,相和诸曲,亦皆在焉。所谓清商正声,相和五调伎也。凡诸调歌词,并以一章为一解。《古今乐录》曰 :"伧歌以一句为一解,中国以一章为一解。"王僧虔启云 :"古曰章,今日解,解有多少。当时先诗而后声,诗叙事,声成文,必使志尽於诗,音尽於曲。是以作诗有丰约,制解有多少,犹诗《君子阳阳》两解,《南山有台》五解之类也。"又诸调曲皆有辞、有声,而大曲又有艳,有趋、有乱。辞者其歌诗也,声者若羊吾夷伊那何之类也,艳在曲之前,趋与乱在曲之后,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,后有送也。又大曲十五曲,沈约并列於瑟调。今依张永《元嘉正声技录》分於诸调,又别叙大曲於其后。唯《满歌行》一曲,诸调不载,故附见於大曲之下。其曲调先后,亦准《技录》为次云。

  

  《古今乐录》曰:"张永《技录 》相和有四引,一曰箜篌,二曰商引,三曰徵引,四曰羽引。箜篌引歌瑟调,东阿王辞。《门有车马客行 》《置酒篇》并晋、宋、齐奏之。古有六引,其宫引、角引二曲阙,宋为箜篌引有辞 ,三引有歌声,而辞不传。

  梁具五引,有歌有辞。凡相和,其器有笙、笛、节歌、琴、瑟、琵琶、筝七种。"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