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
此引孔子之言,以继大舜、文、武、周公之绪,明其所传之一致,举而措之,亦犹是耳。盖包费隐、兼小大,以终十二 章之意。章内语诚始详,而所谓诚者,实此篇之枢纽也。又按: 孔子家语 ,亦载此章,而其文尤详 。“成功一也”之下,有 “公曰:子之言美矣!至矣!寡人实固,不足以成之也”。故 其下复以“子曰”起答辞 。今无此问辞 ,而犹有“子曰”二 字;盖子思删其繁文以附于篇,而所删有不尽者,今当为衍文 也。“博学之”以下,家语无之,意彼有阙文,抑此或子思 所补也欤?
〔一〕“修”原作“仁”,据清仿宋大字本改。
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
自,由也。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,圣人之德。所性而有者也,天道也。先明乎善,而后能实其善者,贤人之学。由教 而入者也,人道也。诚则无不明矣,明则可以至于诚矣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