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链接: 老印书画国际 雲亭勸水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书籍

翠微先生北征录

作者:宋·华岳   发表时间:2025-04-05 12:31

卷八 治安药石 器用小节

鞍制


  ──名西桥,前后桥皆高,压不著肉,不打破马脊。可用。

  ──名海糊桥,前后桥皆低,压即著肉,虽有连替,亦蹋损马。不可用。

  ──名太师桥,前桥虽高,而后桥亦低,受压则打伤马后。不可用。

  ──名错结裹,后桥虽高,而前桥亦低,受压则打伤马前。不可用。

  ──鞍桥鞔座合用黄油皮,不得用粉皮,惹水湿衣。

  ──鞍桥下发替合用摘[B13C]相连,不得用凉替,攀桥上,则鞍倒垂马腹,误人性命。

  臣闻鞍桥制有数等:一曰太师桥,二曰错结裹,三曰海糊,四曰西桥。近日三司、诸军,皆用太师、错结裹、海糊三,池阳、江鄂、京南、襄阳多用海糊一样。海糊之制,前后低贴马肉,其摘[B13C]低压马脊。师出日久,马膘瘦减,受则鞍颊打破马脊,脓血溃烂,不堪乘骑,以至死伤。前岁海、符离、唐邓之役,皆坐此患。海糊桥及错结裹后桥虽高,前桥亦低,故伤马前脊。太师前桥虽高,而后桥亦低,故伤后脊。惟西桥一样,前后桥比他桥皆高数寸,搭袋常系后桥下,虽上载甲军、下□梢搭,鞍颊亦不著肉,鞍桥亦不砑脊,为利便。关西人多用,故曰西桥。然诸军鞍座尽用粉皮,欲骑坐者不被瘾阁。不知粉皮惹水,遇雨则湿浸内透,坐马者裤皆湿,大为利害。不若用黄油皮鞔之。及鞍桥,虽用高空,用连替摘[B13C],免有转侧。缘凉替与鞍相离,上马攀桥则与替不相粘著,多致攀转鞍桥,坠下马腹,临阵误人性命。谓鞍制。

上一页:弩箭制

下一页:靴制

相关资讯

    暂无相关的数据...
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    首页 | 书馆 | 话题 | 集市 | 观影 | 赏图 | 下载 | 留言 | 链接

    每日9:00-24:00

    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