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回 集会组党笑柄横生 借款裁兵谈判决裂
却说优待条件,清廷既无异言,乃草定逊位谕旨,送入宫中。清隆裕后及宣统帝看过,盖用御宝,即于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,即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颁布天下,其谕云:
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:前因民军起事,各省响应,九夏沸腾,生灵涂炭,特命袁世凯遣员,与民国代表讨论大局,议开国会,公决政体。两月以来,尚无确当办法,南北睽隔,彼此相持,商辍于途,士露于野,徒以国体一日不决,故民生一日不安。今全国人民心理,多倾向共和,南中各省,既倡议于前,北方各将,亦主张于后。人心所向,天命可知,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,拂兆人之好恶?是用外观大势,内审舆情,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,定为共和立宪国体,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,远涉古圣天下为公之义。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,当兹新旧代谢之际,宜有南北统一之方,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政府,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。总期人民安堵,海内又安,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,为一大中华民国。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,优游岁月,长受国民之优礼,亲见郅治之告成,岂不懿欤?钦此。
孙总理见民国南北统一,极为满意,声明俟接到外交团或领事团通知清帝布告后,即行辞职。同时袁世凯亦须宣布政见,绝对赞同共和主义,便可由参议院举袁为临时总统。伍代表又将此意电告袁世凯,自无争执,即复电表明决不使君主政体再现于中国。惟北方秩序,待己维持,一时恐不易南来,须求原谅云云。孙总理得电后,即向参议院提出辞职书,并举袁世凯代己为大总统,但民国政府必须设立南京,以为永久纪念。当日参议院重行投票,共得十七省议员,各投一票,计十七票,结果一致举袁世凯为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。随即电达北京,请他来宁就职,并由总理特派蔡元培、汪兆铭、宋教仁等三人为欢迎专使,直达北京,请袁南下。
袁世凯的意思总以为在北京建都为是,彼此当面辩论多时,终难解决。这天晚上蔡专使等住在迎宾馆内,外面忽然人喊马嘶,枪炮齐起,蔡元培等从睡梦中惊醒,仔细一打听,才晓得是兵变。并闻乱兵口口声声欲寻南使为难,蔡元培等吓得打破后墙,逃到袁世凯宅中躲避。袁世凯方接着慰问时,又有人来报说,东安门外及前门一带,乱兵和土匪夹杂一起纵火抢劫,闹得越发利害了,都说是军士们闻得大人南下,以致激变,竟欲为难南使。袁世凯听说到此,忙即喝住,遂向蔡专使道:“我早料到有此一着,所以孙总统一再催我南下,我不能不审慎办理,难道我真舍不得这北京城么?”说着哈哈大笑,宋教仁晓得他的权诈,才待发话,被蔡专使示意止住。从此一连几日,警电频来,天津保定均有兵变的消息,连各国公使都要调兵入京保护使馆。袁世凯一一将电报交给专使阅看,蔡等才晓得北方实在少不得他,便将目睹情形,电致南京,替袁世凯辩护,并谓此时宜速建统一政府要紧,不可因争此南北小节,致误大局。孙总理便交参议院议决,允袁在北京就职,电达北京。袁世凯见了,自是心满意足,遂命预备受任典礼,定于三月十日举行,这天自有一番热闹,不必详表。袁大总统乃照约宣誓,电达参议院,其词云:
民国建设造端,百凡待治。世凯深愿竭其能力,发扬共和之神精,荡涤专制之瑕秽,谨守宪法,依国民之愿望,达国家于安全完固之域,俾五大族,同臻乐利。凡此志愿,率履勿渝。召集国会,选定第一期大总统,世凯即行辞职。谨掬诚悃,誓告同胞。
参议院如礼答复,进箴颂词,并上大总统玺绶。又因前在南京临时政府采用的美国制度,专归总统担负责任,与中国现情不合,乃改用法国的内阁制度,由总理负责,并由各议员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,共得七章五十六条。咨送过来,袁总统看了并无异说,即于就职第二日正式宣布,并照依其中第五章第四十三条,任命国务总理,组织新内阁。其总理一职,即提出唐绍仪,照约法电致参议院征求同意。
原来唐绍仪虽属旧官僚派,因久驻欧美,思想颇为文明,且于南下议和时,与同盟会中人接近,感情极其融洽,近又新加入同盟会,因此参议员一致赞成,当即通过。复电到京,即用命令任为国务总理,叫他赶到南京支配国务员。唐绍仪夹袋里的人才本来不少,又加上各方面均有要人,未便显分厚薄,照原有的九部,实在不好安置,因提议改为十二部,除外交、内务、财政、陆军、海军、司法、教育七部不好更动外,改实业为三部:一名工业,一名商业,一名农林。交通则分为两部:一名交通,一名电邮。事关更张,不能不经参议院会议,倘若不通过,那时他也有所借口,不至招怨一身了。果然会议下来,以为交通部无分出之必要,只准将实业改为工商、农林两部,共成十部。唐绍仪煞费经营,才将十位总长支配齐全,于三月二十九日莅参议院宣布政见,并提出各部总长名单,请求同意。这单上开的是:
外交总长陆征祥内务总长赵秉钧
财政总长熊希龄陆军总长段琪瑞
海军总长刘冠雄司法总长王宠惠
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宋教仁
工商总长陈其美交通总长梁如浩
众人看了,只有蔡元培的教育总长未动,还有王宠惠由外交改为司法,其余一概换了新人物。段琪瑞、刘冠雄、赵秉钧属于袁派,分据海陆军及内务要职,陆征祥素无党派,熊希龄系统一党的中坚,余均属同盟会的同志,故当时有同盟会内阁之称。当下投票表决,惟梁如浩未能通过,其交通总长一席,只得由唐绍仪暂兼,即日电达北京,请袁总统正式任命。孙总理见诸事妥贴,便于四月一日亲至参议院行解职礼,并由参议院表决,准将南京临时政府移往北京,南京仍为普通都会,由袁总统任命前陆军总长黄兴为南京留守,控制南方军队。一面召唐绍仪回京,唐以交通一席,不便兼理,复提出施肇基总长交通,交参议院议决,得多数同意,乃电请袁总统任命。十部总长已完全无缺,唐总理遂邀同王宠惠等,启程北行。惟陈其美曾为沪军都督,自请后行,唐不能相强,即日北去。参议院各议员,亦于四月二十九日,联翩赴都。副总统黎元洪,亦请解大元帅职,另由袁总统改任属领参谋总长事。所有前清总督巡抚各名目,一律改为都督。内而政府,外而各省,总算粗粗就绪。惟蒙藏两部的活佛喇嘛,均有外人暗中煽惑,各各宣布独立,不听中央号令。袁总统虽派员赉书分投前去劝导,他们哪里肯醒悟?袁总统也明晓得内部的大事,应办的很多,哪里顾得到外事?只得听之罢了。
都说共和国体既已成立,当时第一件起劲的事,便是组织政党。无论在朝在野,纷纷结合,大有举国若狂之势,把这党字都看做最高尚的美事,几乎无人不入党。原来这个风气,也是从外国学来的。在外洋立宪国,总有几个政党分途并峙,为的是国家行政,容易走入歧途,有这些政治家各据所见,从旁研究监督,可以随时纠正。政见有不良的,自在淘汰之中,不能立足于国内,所以愈竞争愈有进步。
中国从前只有革命党,乃是同盟会中几个老同志所组织,会中重要人物,第一个乃是孙文,称为总理,其次要算黄兴,称为协理,再次若宋教仁、汪兆铭等均有极老的资格,充作干事员。在前清末叶,不过散居国内外,秘密运动。自革命告成,改称国民党,竟于政党中首屈一指。论他的党纲,共有九条:
(一)在完全行政统一,促进地方自治。(二)在实行种族同化。(三)用采用国家社会政策。(四)乃普及务义教育。(五)主张男女平权。(六)励行征兵制度。(七)整理财政,厘定税则。(八)力谋国际平等。(九)注重移民开垦事业。
照他这党纲看起来,自然是福国利民,无可訾议。无奈党员既多,良莠不齐,不免有些口中虽句句同胞,心中实是自私自利,以此难免不令人民怀疑,而党务进行,也就受着影响。
于是就有那借为口实,另组党派的,遂有浙人章炳麟,苏人张謇等,发起统一党,还有宪友会化身的国民协进会,以及湖北人主组的民社,接踵而起。这三种结合中,有前清的硕学通儒,有退闲的旧官故吏。起初尚分门别类,后来竟并为一起,名曰共和党,也有三条党纲:
(一)在保持全国统一,取国家主义。(二)用国家权力,扶持国民进步。(三)应世界大势,以平和实利立国。
照这党纲看去,隐隐与同盟会反对,入党人数尤多,势力也自不小。
未几,又有统一共和党出现,乃是蔡锷与王芝祥等发起组织,党纲共有十余条:
(一)划定行政区域,实谋中央统一。(二)厘定税则,务期负担公平。(三)注重民生,采用社会政策。(四)发达国民经济,采用保护贸易政策。(五)划一币制,采用金本位制。(六)整顿金融机关,采用国家银行制度。(七)振兴交通,速设铁道干线。(八)实行国民教育,促进专门学术。(九)振刷海陆军备,采用征兵制度。(十)保护海外移民,励行实边开垦。(十一)普及文化,融合国内民族。(十二)注重外交,保持国家对等权利。
照他的党纲看来,国权与民权并重,显欲在国民共和两党之外,另树一帜。然而对于两党之人,却又俱可容纳,与两党结合若离,因此党员亦复不少。
三党鼎足而立,分道扬镳。各省县乡镇均设有支部,广为招徕,几乎无人不在党中。其中却有一大半视为游戏之举,身虽入党,不知其宗旨何在,更不解入党后应享何种权利,应尽何等义务;且有一人而分跨数党,以为多多益善的;又有在大庭广众中,自己痛骂党魁的,种种笑话不一而足。所以一时谰言,都讥诮中国人没有共和程度。直到投票选举议员时,票子分下,叫他们非本党人不准乱举,才晓得他们目的在此。结果三党势力不相上下,参议院内一百二十余席,国民共和两党,各占四十余人,统一党也有三四十人,其余还有许多小党会,自知势力不能抗衡,便无形的解散了。
却说袁总统见南北既然统一,第一应办的要政首在裁兵。况南方军队林立,一日不裁去,即一日不能安枕。但是裁兵必先借款,两事有连带的关系。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,本是赤手空拳,专靠借款度日。又拟发军需八厘公债票一万万元,尚愁着不够用,唐绍仪到南京组阁,好容蝗商量得撤销,惟言明一切欠款,归北京政府负担。唐绍仪答应下来,顷刻债权人纷至沓来,这里二三百万,那里五六百万,而且都是急于星火,无法应付,只得向四国银行团商议借款。银行团虽肯答应,但有许多附带条件,煞费磋磨。唐绍仪不耐久待,改向华比银行借得一百万磅,以济燃眉。唐绍仪本来手笔素阔,银钱到手,不上几天,早经告罄,惟有仍去仰求外人。岂知他这里还没有开口,四国银行早已来函诘责,说是中国不应擅借此款,有背借款优先权的成约。原来袁总统就任时,料知上台后处处非钱不行,已乞银行团垫款四十万磅,许他借款优先权利。此次接函后,自知理屈,无可置辩,只得求美公使出面调停,愿取销此约,退还垫款,美公使便约同唐绍仪同到英法德三公使处道歉。
过了些时,又开借款谈判,请他就六星期内先贷给三千五百万两,以后每月付一千万两,自民国元年六月起,至十月止,共需七千五百万两,俟大借款成立,尽可扣还。银行团见他口气阔大,不免起了疑团,公举代表到唐府面谈,请他开出借款的用途,唐绍仪随意答道:“不过是遣散军队,发给恩饷罢了。”代表道:“究竟至少非几何不可呢?”唐绍仪道:“极少也要三千万两。”代表又问为何要这许多,唐绍仪毫不经意地答道:“南北军队林立,若要认真裁并,仔细核算起来,三千万恐尚不济事呢。倘或随时酌裁,眼前有个三五百万也可敷衍过去了。”代表见他前后数目忽大忽小,相去悬殊,似乎把军国重事当做儿戏,不觉笑道:“足见贵国用款冒滥,全无节省的意思,须知借款终是要还的,难道可以图赖么?此后借款,无论是否裁兵,非由敝国等监督用途不可。”唐绍仪自然不便允许,各代表便悻悻而去。照表面看起来,借款问题,总算决裂了。正是:
惟口启羞宜谨慎,仰人鼻息易骄矜。
究竟借款能否有成,且看下回分解。
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